北京善德记
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以一名媒体记者的身份,在这里完成一场采访。于许多国家级的媒体人来说应该是一件很常见的事儿,不过,对于在地方党报工作的我等,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做了二十年地市级党报记者,我甚至连这个梦都不曾有过。然而,世间事又常常是不可预期的,就如这窗外正在飘落的雨,一阵风至,她便又转了路径,扑进了另一扇窗台。
专注做笔记
2016年12月10日,中华善德网上线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近700名来自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的嘉宾代表汇聚在这里,共同见证了中华民族道德文化建设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时刻。而我,作为常德日报传媒集团派往北京的记者,在这里完成了自己记者生涯的诸多首秀:第一次在人民大会堂采访,第一次兼职做视频网站出镜记者,第一次采访娱乐界的著名歌手,第一次采访世界小姐……这么多的人生第一次,都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里实现。置身金色大厅那一刻的我,无法淡定,孩童一般,兴奋而且幸福。利用采访的空隙,啪啪啪!拍了许多美图,就是要把金色大厅里快乐的自己美美的记录下来,永远留存这值得珍藏的一页。离开北京回归自己的工作岗位已经十多天了,岁末,事情总是特别多。可是稍有闲暇,就会回想起北京,回想起金色大厅的辉煌。当然,回想得更多的,是一起共同熬过了许多个难眠之夜的小伙伴,和那一段疲累之至又兴奋不已的时光……
采访善德形象大使、世界小姐黑珍珠玛丽亚
12月3日,周六,和部室同伴们正在慈利县的五雷山登山休闲,中午时分忽然接到报社领导电话通知:4日务必赶到北京,为中华善德网上线做前期准备。同行的还有日报的王主任、尚一网刚刚入职的美女小肖。因为部室工作特别多,我请求推迟一天北上,电话里的指令是坚决的不可以。于是,一阵忙乱,能干的小肖终于在网上订好了一行三人的高铁票,租好了从常德到长沙的商务车。顺便吐槽一下下,没有高铁的常德小伙伴们出行真的苦兮兮啊!
4号清晨从常德出发,谁知道坐上了一趟最慢的高铁,逢站必停,抵达北京西站时已经是晚上9:30了。我们商量着乘坐地铁去,为单位节省些费用。可是一路上一直盘算着为总部节约差旅费的小肖此刻阔绰的出手了,“我们租车去,节省时间。大家还等着我们开会呢!”开会?这么晚了,这舟车劳顿的,有这么急吗?来不及欣赏哈北京的夜色,一路飞驰抵达东四环的惠通河畔盛然快捷酒店,已经先期到达北京忙了近一个月的王小鱼等在大厅里,来不及寒暄,拖着行李箱直奔二楼。此刻,时间指向了10:50,临近午夜了。汪总、覃董事长,还有一大帮子前期 来到北京的同伴,都聚集在兼做会议室的覃董房间内,等着我们开会呢!
散会时,时间已经到了11:50。快乐如风的王小鱼告诉我,这才仅仅是一个开始,在北京的这一段日子里,她们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通宵加班的事儿也不稀奇了。我相信她的话,我看到了她的憔悴,我也看到了汪总、覃董的消瘦和疲惫,我从自己在会议上领受的任务中也真切的感受到了,这样的忙碌,真的只是一个开始。一开始接到来北京帮忙一周的工作任务,我以为只是要完成一篇新闻报道,以为自己总可以偷些闲暇去看看大北京的繁华,至少也可以找些时间去看看近在咫尺的儿子和弟弟一家子。会议之后,我从一个临时帮忙人员摇身一变成为了中华善德网上线仪式活动筹备宣传组组长,3天之内,不仅仅要拿出新闻通稿,更重要的是务必尽快拿出中华善德网前期、近期以及后期宣传推介方案。这些,对于一个有着二十年新闻采编经验的媒体人本不是难事,难的是,来此之前,我对此几乎一无所知,没有接触到任何与之相关的资料。我的北京不眠夜,就从抵达的第一个夜晚开始了。查阅资料,收集情况,苦思冥想,另外还得恶补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乎道德文化的权威论述。这都是平时读书不够的恶果。写了改,改了再写,方案终于如期完工了。要命的是那篇通稿,因为各种原因,尤其是参加仪式的重要领导在不停的变动,改动了至少10次。12月10日凌晨2:50,我们建立的上线仪式媒体群里,总部领导还在给我传达修改信息,又一个人的名字换动啦!担心着此刻入睡睡得太沉错过了早上7:00乘车前往人民大会堂的采访,干脆不睡了,泡个热水澡,洗个头,驱除疲惫,精神饱满的走进人民大会堂。
事后我发现,当晚无眠的远不止我一个。无论是我们常德日报传媒集团抽调来的同伴,还是中华善德网刚刚组建的工作团队,小伙伴们为了10号当天的上线仪式,各自都有任务分工,绝大多数人都忙了几乎一个通宵。而这样的工作状态,于这个团队,这段日子里本就是一个常态。我算了一下下,在北京一周,我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间不足5个小时。为了在《常德日报》及时推出《中华善德网正式上线》头条报道、以及专题报道《以德之名,扬善天下》,10日晚上又不得不再一次午夜加班,直到凌晨3点完成了所有的稿件。然后,早上7:00出发,急急踏上归程。
在北京8天时间,除了东四环的天空,北京饭店的华灯,和人民大会堂的庄严,我们再没有空闲去看看首都的繁华。但是,我们见证了中华民族道德文化建设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一件文化盛事,并参与其中,奉献了我们的心血和汗水,这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人生幸事啊!所以,再多的疲累,也是无悔的。更何况,北京一周,我们还收获了那么多的快乐和友谊。
最好玩儿的,是一次午夜借刀的奇葩经历。南方人不太习惯北京的暖气,五脏六腑都干旱了似的难受。贴心的小鱼和小肖通过美团外卖买来了火龙果。写方案到了午夜,想吃火龙果,这才发现没有水果刀,于是习惯性的打电话到酒店前台求助,请服务员送一把水果刀来,电话那头的回音让我一时语噻:“对不起!我们这里不提供凶器。”凶器?水果刀怎么就成了凶器?没有水果刀,对付这火龙果我确实技穷。以前在家里吃火龙果都是用果签在果碟里挑着吃的。突然间发现自己原来这么低能,赶紧发朋友圈寻求不用“凶器”吃火龙果的良方。还是小鱼给力,立马告诉我又快又省事的妙方,用手剥皮,用嘴啃。哈哈。最终那果皮我也是用嘴啃掉的。还好夜深人静,啃吃火龙果的狼狈样没有人看到。
雾霾是北京人的痛。可是,同行的小伙伴里,有人从来没有经历过雾霾,临出发时,他已经很向往了似的,说是这次到北京,要好好体验一下著名的雾霾。可惜,天不遂人愿。12月4日到12月11日,北京一周,天天阳光灿烂,丽日蓝天,比我们在常德的天气还要好。气温虽然低至零下六度,阳光下却也不觉得很冷,屋子里的暖气就更不用说了,比我们南方舒服多了。据在北京工作的同学说,冬天里这样的晴好天气如今也是越来越多了,雾霾也不是天天有的啦。在北京的那些日子里,有人想要体验的雾霾一直没有来。告别北京时,王主任满腹惆帐,一声叹息:“唉!想要体验一下雾霾也搞不成!”而我的理解是,种善因,得善果。为了咱们中华善德网的精彩上线,上天也来助力,就是要用这湛蓝的天空、暖暖的冬阳,为之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