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城管义工:9年时间 已发展到8万多人

编辑:车前

[原标题:他们的坚守让宁波更美丽 城管义工9年时间发展到8万多人]

6364106402297886362728802.jpg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更多体现在细节上,看似细枝末节的现象更能展示创建的成果。在宁波这座文明城市中,如果您置身其中,不经意间就会发现,有一些感动正悄悄包围你,润物细无声地打动着你。

你时不时会发现有这么一群人,或是在帮人指路,或穿梭于城市街巷间维持秩序,或走进社区帮助居民修修补补……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宁波城管义工”。到今年9月26日,这一团队已走过了9个春秋,成为宁波市一支重要的义工力量,“有事找城管义工,有空做城管义工”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近日,记者从宁波市城管义工协会了解,9年来,城管义工队伍已由首次招募的114人发展为8万余人;最小的只有8岁,最年长的已经90高龄,他们用满腔热情和专长给市民提供各种各样的义工服务。

义务为民理发3000余次的芦杰

芦杰是80后新宁波人,2009年从舟山到宁波工作定居。这一年,他成为城管执法队员;这一年,他加入城管义工。

芦杰是服务一线的网格组长,也是五星级城管义工、海曙区“十佳道德模范”。他在迎凤社区有自己的工作室,在这个“城管服务驿站”门口,他个人的联系方式字写得很大,还用上了二维码,方便年轻人为家里老人预约“服务”。每月20日,他会和同伴在这里一起为老人和行动不便居民免费理发。每次理完发,他都会给被服务者一张自己的名片,并说“有事您就找我城管小芦”。

9年时间,芦杰利用业余时间义务理发超过3000人次。时间久了,居民都记住了他,大事小事都爱找他。芦杰说,通过这些服务,大家相处得更融洽了,他的工作也更容易被理解,许多居民还主动配合城管工作。

网红“指路爷爷”徐世利

“灵桥已经通了,到七塔寺坐354路可以快一点。”在汽车南站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总能见到一位90岁老人的身影,他一身城管义工的行头,一直坚守在“义务指路”的岗位上。问路者若听不懂他“石骨铁硬”的宁波话,他就把路线写在小纸条上给旅客看。

这位老人就是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指路爷爷”的徐世利。徐世利骨子里有一股认真劲,年过九旬的他,为了能推荐最快速的路线,常常在空余时间乘上公交车,一站一站地比较,算算怎么坐车最省时间。

“我原来在火车南站做义工,后来到火车东站,现在到宁波站,做了好多年,虽然城管义工协会和家里人都说,这么大年纪要保重身体,能不去就别去了,但我已经养成习惯了,不来做义工,在家里浑身不舒服。”徐世利说。

宁波市城市管理义务工作者协会成立于2008年9月26日,是由社会个人和单位自愿参加并联合的全市性公益社会团体。按照“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快乐奉献互助永恒”的理念,成立至今累计注册8万余人,近800家单位会员,累计服务时长250万小时。目前,宁波全市共有271个长效服务岗位分布在社区、主要商业体、中心路段。

该协会先后获得宁波市“最具影响力文明服务品牌”、“浙江省最美建设集体”等多项荣誉。2017年1月,协会被中宣部等评为全国“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组织。2013年至今,协会共评选认定2299名星级义工,其中五星62人、四星221人、三星576人。(图源网络)

(来源: 中国宁波网)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