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文学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讨会在津开幕

编辑:文海

[原标题:冯骥才文学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讨会在津开幕]

feng_副本.jpg

“为未来记录历史——冯骥才文学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讨会19日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启幕。海内外50余位学者齐聚天津,共同研讨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的文学与文化遗产保护,并就当今中国文学与文化领域的前沿问题、重大问题展开对话。

冯骥才开拓了“文化反思小说”的道路,并竖起“津味小说”的大旗,《神鞭》《三寸金莲》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挑山工》《珍珠鸟》等散文名篇入选中小学课本。

在文学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冯骥才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成就,甚至影响更加深远、意义更加重大。由冯骥才倡议和主持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历时十三年,对中华大地上的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地毯式普查与盘点;由他首倡、国家四部局联合开展了中国传统村落普查。

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大学、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主办了此次“为未来记录历史——冯骥才文学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讨会。

开幕式上,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致辞时称,冯骥才是著名作家,也是一位独具风格的画家,更是一位文化遗产的执着守护者。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二度梅花奖获得者刘薇表演了根据冯骥才作品《三寸金莲》改编的京剧《三寸金莲》片段。著名艺术家韩美林向冯骥才赠送了自己的雕塑作品《熊》。德国画家爱卡特曾受文化保护行动感染,以天津老城为绘画题材进行创作。在开幕式上,他向冯骥才赠送了画作。

当天,来津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都是海内外文学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大家,以及来自俄罗斯、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多国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和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学者。铁凝、韩美林、张炜、张平、魏明伦、吴为山等冯骥才的文艺界老友也亮相开幕式。(图源网络)

(来源:中国新闻网)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