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余名专家西安研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运营管理
[原标题: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第七届联席会议在西安召开]
如何破解考古遗址公园过分“景区化”,更好展示考古信息、资料,以及珍贵的文物价值?10月24—25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第七届联席会议在西安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70余位专家汇聚一堂,围绕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运营与管理展开讨论,出谋划策。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源于我国大遗址保护工作的实践,是我国大遗址保护工作进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对大遗址工作的深化与拓展。2010年以来,国家文物局先后公布了两批24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批准44家立项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占地面积超过900平方公里。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成立于2010年10月,当时由西安唐大明宫遗址、北京圆明园遗址、成都金沙遗址、北京周口店遗址等四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合发起。省文物局副局长周魁英说,近年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在探索中国大遗址保护的发展道路、推动中国大遗址保护事业、共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创新成果、建设东方大遗址保护和发展的联动平台等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据悉截至目前,联盟已在全国各地举办了七次联席会议,分别关注了文化遗产与生活、合和共生、创新发展、城镇化与大遗址保护、旅游融合与大遗址保护、民生发展与遗址保护等主题。
本届联席会议的主题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运营与管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侯宁彬说,秦始皇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在大遗址保护、利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2010年建成开放至今8年来,在其建设、管理、运营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展示利用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然存在博物馆运营管理和周边环境协调、如何凸显考古遗址的特性等问题。希望通过此次交流研讨,共同谋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事业持续发展。
会议期间,专家们就当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之后在管理与运行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展开了交流讨论,探索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作为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的发展方向,总结各单位近年来所取得的经验,推广好的做法与先进模式,为各地政府、文物主管部门以及社会企业提供借鉴参考,为实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目的做出贡献。
(来源:西安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