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打量中国春节:中国新年成全球性节日

编辑:尚明

毛里求斯春节_副本.jpg

今年春节期间,毛里求斯各地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春节庆祝活动。本报记者 李志伟摄

2017年的中国春节,在全球刮起了一阵“红色旋风”,世界媒体纷纷关注中国春节,其背后是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对中国发展的瞩目、对中国影响力的认可。而透过外国媒体的视角与评说,也让我们多了一个审视自身的国际维度。

“中国最大的节日正走向全球”

“小超市的过道挂着红灯笼,货架上摆着一堆堆用来装现金然后作为礼物分发的红信封,提示牌上写着各种打折信息。在即将迎来农历新年之际,这样的节日景象在中国随处可见。不过这是在缅甸仰光,这个国家的华人只占总人口的2.5%左右。”1月27日,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最大的节日正走向全球》的报道,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

《经济学人》的文章还注意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舞龙舞狮是最著名的庆祝活动,越来越多并非华裔的人士也加入其中。在东京,窗户清洁工打扮成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形象;巴塞罗那的春节巡游活动中包括舞狮;美国、加拿大和新西兰发行了鸡年纪念邮票。去年,纽约首次把中国农历新年设定为学校假期。类似的场景显然给全球留下深刻印象,正如《澳大利亚人报》网站1月27日报道所称,以敲钟、燃放爆竹和传统舞狮作为标志的中国新年,如今已“成为一项国际性庆祝活动”。

和过去有所不同,外媒对中国春节文化的关注也日益深入和细致,突显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和服务性。英国《每日镜报》解释了“为何每一个中国新年的日期都不相同”,同时刊发了伦敦、曼彻斯特、利物浦等城市庆祝中国新年的活动日程表。《每日电讯报》则在其网站上推出一组关于中国新年的专题报道:有中国新年习俗的介绍,比如长辈给晚辈发红包,新年期间不理发;也有讲解十二生肖性格特征的内容,并请读者“对号入座”。报道中还贴心地链接了英国各地一些著名中餐馆的网址,告诉读者哪里可以吃到美味的饺子或热辣的火锅,还为想尝试自己烹饪中餐的读者提供了大量菜谱和详尽制作方法,比如红烧排骨、宫保鸡丁……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一篇名为《中国新年庆祝活动迎鸡年》的报道中称,中国春节来临之际,纽约帝国大厦已经将装饰全部换成红色,一些学校里的孩子也开始用中文和英文唱新年快乐的歌曲。报道采访了很多纽约的小孩子,7岁的玛利亚·圣地亚哥知道一些食物会带来好运,“苹果、橘子和饺子”这些都是玛利亚最喜欢吃的食物,她还知道“长寿面”代表着长寿的愿望。

“中国希望春节能够增强它在海外的软实力。”英国《经济学人》文章还有一个新的视角。文章说,这些让外国人乐在其中的春节庆祝活动,也许会让那些“担心中国人越来越热衷于过像圣诞节这样的西方节日”的中国人放心,因为“中国的新年是扭转这种局面的一个契机”。

毛里求斯是非洲唯一将春节列为法定节假日的国家。《毛里求斯人报》报道称,新任总理普拉温德·贾格纳特上任后首个正式活动便是出席当地华侨华人新春晚宴。他表示,在中国农历鸡年到来之际,他上任总理,“我会记住这一欢聚的时刻”。

“中国春节将成全球‘黄金周’”

随着春节期间中国出境游人数持续增长,很多国家通过宣传中国春节,以期挖掘本国旅游经济潜力,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

新加坡《海峡时报》1月26日刊发了题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海外过春节》的文章预测:今年春节期间,前往国外旅游的中国游客将超过600万人。文章援引中国相关统计数据称,“在平均9.2天的假期中,这些游客将去往174个旅游目的地,而支撑这些开销的是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民众有了更多的钱用以海外旅游花费。”文章称,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中国目前已经成为最大的海外游客输出国,2015年,有将近1.28亿中国游客在海外消费了2920亿美元。“中国春节将成全球‘黄金周’。”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这样形容。

泰国《曼谷邮报》1月31日发表题为《中国新年带来更多游客》的文章称,在中国春节期间,将有超过38万的中国游客来到泰国,直接花费将达到145亿泰铢(约合29亿元人民币),这也将使第一季度来泰的中国游客达到243万人。文章援引泰国旅游部门官员的话说,“中国的春节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节日,它不仅为泰国带来了大量中国游客,其他国家游客也随之而来”。

“南非新闻24小时”网站报道称,随着中国中产阶层平均收入不断提升,中国已经成为南非第六大游客来源国,并且是最有可能继续增长的游客来源国,南非旅游业可以“期待更多的中国游客”。随着去年到南非旅游的中国游客数量激增,南非旅游部采取了诸如简化签证手续、开设新的签证中心、特价套餐等,好让中国游客感到宾至如归。非洲商业资讯网站“非洲知情者”的报道称,中国游客推动了南非旅游业复苏。“南非旅游业经历了起起伏伏,现在处于上升之中,这要感谢中国游客的到来。”

一扇了解复杂中国的新窗口

从往年关注中国的欢乐春节活动,到聚焦中国春运、春节燃放烟花爆竹,再到今年世界各大媒体从不同细节关注中国春节变迁,比如城镇化、返乡流动、城市青年婚恋等问题,海外媒体中的“春节”已经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社情、民情,了解复杂中国的新窗口。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1月30日在题为《在这个农历新年变得勇敢、创造你自己的运气》的文章中称,中国新年的庆祝活动都是关于“新的开始”。新年是一个希望和幸运的时刻,但中国新年的传统不是等待,不是仅仅祈祷好运来临,而是主动行动,自己创造新年的好运。

1月28日,美国《赫芬顿邮报》刊发了题为《3个迪士尼乐园在中国新年不同的表现》的报道,解读约占世界人口1/6的中国人庆祝农历新年的异同之处。“在中国内地,春节就像圣诞节和新年一样。这就是为什么这一系列庆祝活动像史诗般恢宏,人们观赏着丰富多彩的娱乐节目,布置盛大的节日装饰,享用以春节为主题的特殊食品和饮料。”文章称,在香港,春节虽然很短但很重大,朋友和家人聚在一起,融合了现代乐趣和古老传统。而美国则通过努力,逐渐将春节纳入美国人庆祝的节日中来。文章比较了上海、香港和美国加州迪士尼乐园庆祝中国新年的不同方式,在上海迪士尼的美方总经理为舞狮点睛,香港则举办了一场捐赠活动,加州迪士尼乐园则聚焦于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

英国广播公司(BBC)对中国新年的报道别有视角和深度,更加关注中国百姓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的变化。其中一篇文章以庆新年为切入点,折射出中国城乡差别、城市化进程中的时代变迁和人们的心路历程,生动活泼、耐人寻味。文章介绍了中国年轻人回乡过年的特别体验和有趣故事,并引用了许多新浪微博上网友们晒出的年前和年中的对比图片。文章说:“很多西装革履的城市年轻白领,过年回到老家后,就变成了棉袄裹身的乡村淳朴农民。老家没有暖气,冻得直流鼻涕,还要跟随长辈在冰冷的户外干农活……这样的日子似乎远没有都市生活的舒适惬意,但在网友们看似调侃抱怨的背后,深藏着他们对故土和家人的深深眷恋,那种最自然的状态和强烈的归属感是大都市所无法给予的。”

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1月27日报道,吃顿丰盛的年夜饭,互赠礼物,坐下来与许久未见的亲人聊聊天,或是和家人一起收看春节联欢晚会……窗外爆竹声声,烟花点亮夜空,这就是中国人的春节。但对中国年轻人来说,过年也经常意味着被亲戚朋友一次次地追问婚姻问题、人生规划、学业进展、收入情况等。(本报布鲁塞尔、华盛顿、曼谷、约翰内斯堡电 )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阅读:

在海外,年味浓了

自从“小年”开始,灿烂的“中国红”、多样的春节元素便已经开始出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商场里的大红灯笼、使领馆里的欢声笑语、舞台上勾起人乡情的节目、餐桌上令人食指大动的家乡美食……这一切都在传达同一个信息:中国年到啦!

在海外,年味浓了。曾经,身在海外的华人需要认真地向住在国的邻居朋友同事讲解中国的农历纪年,讲述春节象征春的开始,讲述春节是中国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会兴致勃勃地说出自己的属相,兴高采烈地穿梭在挂满红灯笼的街道,津津有味地品尝除夕夜的饺子。

“中国年”。在海外,很多人开始习惯这样称呼我们的春节。

在国内,越来越多人在感慨,年味越来越淡了。穿新衣、放鞭炮、看节目、享美食……随着年龄的增大,曾经的对“年”的盼望越来越微弱。渐渐地,回家过年似乎成了一场无奈之下不得不赶赴的宴会。

这与海外越来越浓郁的年味形成了一种有意思的对比。

在海外,“过年”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继承。更重要的,它成为一种身份认同的符号。国侨办、中国侨联等“娘家人”用一场场精彩的演出送上祖(籍)国的惦念,轻轻拨响海外游子心底深处的眷恋之弦。张灯结彩的使领馆迎来一拨一拨的客人,用真切的温暖拥抱这些在外打拼的同胞。平时少有往来的华侨华人会在这个时间段里频繁聚会,彼此间的联系在一次次把酒言欢中悄然加强。

在一次次仪式感极强的活动中,大家会清楚地感受到有一种叫做“根”的东西深深联系着彼此。有了根,才确信自己不是轻飘飘的浮萍;有了根,才可能枝繁叶茂;有了根,才打心底觉得踏实。

而且,随着华侨华人在世界各地的存在感不断加强,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开始把春节定为公共假期,“过年”这个中华大地传承千年的习俗登上了世界大舞台。

正如每年12月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家中会摆上圣诞树、挂上槲寄生,每年春节期间,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家中开始出现“中国红”和饺子的身影。

其实,这本就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个星球上。金发碧眼和黑发黑眼一起享受节日的快乐本身就是一个美好的画面。圣诞节也好、春节也好,背后都是灿烂的人类文明。

春节,让世界多了一个庆祝的理由。多美好!(张红)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