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草案,处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影”

编辑:尚明


3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这一民法典编纂工作中的重要进展,引发会场内外代表委员和法学界的普遍关注和热议。

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方方面面。民法作为事关每个公民“从摇篮到身故”的切身利益的法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


民法典编纂迈出重要一步

民法_副本.jpg

图源网络

“民法总则规定民法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则,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本法的位置。民法总则草案提请审议,是民法典编纂迈出的重要一步。”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巩富文说。

编纂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作为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重大立法任务之一,我国民法典编纂按照“两步走”的思路进行:第一步编纂民法典总则编,即此次提请审议的民法总则草案;第二步编纂民法典各分编,争取到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三次审议了民法总则草案,并且每次都在会后将草案公布,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这是科学立法的新实践。”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东营市委书记申长友说,在征求公众意见的同时,民法总则草案还通过多种方式征求全国人大代表、有关部门、地方和法学机构专家的意见,凝聚了各方智慧,保证了立法质量和水平。

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孙潮说,民法总则既是民法典的基石,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块重要制度基石。“国家用很长时间来制定这部法,难度极高、十分不易。”

将绿色原则确立为基本原则,增加了保护胎儿利益的规定,将法人分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和特别法人3类……提请审议的民法总则草案亮点频出,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也受到法律实务界和学界的广泛认可和积极评价。

“民法总则草案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国情,尊重民事立法的历史延续性,有很多创新和亮点。”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崔亚东说。

作为来自基层的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长岗社区党支部书记夏玉发,对民法总则草案中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内容充满期待。他说,生活中不少人饱受电信诈骗、骚扰电话之苦,关键就在于个人信息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民法总则草案强调了个人信息保护,体现出法律的民生情怀,回应了百姓诉求。

“民法典代表着一个国家对市民生活的基本态度,民法总则草案体现出很强的发展性。”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程淑娟表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民法总则草案

见义勇为受伤可获补偿,个人信息、隐私权受保护,公序良俗、绿色发展成“硬法”……打开民法总则草案,处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身影”。代表委员在审议讨论民法总则草案时表示,民法总则草案通篇贯穿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中国精神、中国文化、中国特色。

促进诚信社会建设

老人摔倒敢不敢扶?曾经,这个简单的问题竟难倒不少人。由于法律的缺失,见义勇为受伤后无人问津甚至反遭索赔的事件时有发生。

“不让英雄流血又流泪,是良法善治的基本要求。作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应该回应这类突出的社会问题,为人们的行为提供规范和指引。”湖南省委副秘书长魏旋君代表说。

为此,民法总则草案对如何保护见义勇为者作出规定。草案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实施救助的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借钱给朋友,但碍于情面,没有催收欠款,一不小心,过了诉讼时效,再打官司时,很难胜诉。”金杜律师事务所律师吴青代表介绍,现行民法通则规定的一般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但这一规定对诚信体系尚不完善、法律意识还比较淡薄的社会来说,明显过短。权利人稍不留神就错失主张权利的机会,无形中给不讲诚信的行为留下了空间。

对此,民法总则草案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延长诉讼时效有利于保护权利人合法权利,有利于建设诚信社会。”吴青代表说。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

即将诞生的民法总则与现行的民法通则仅一字之差,但其中的理念和制度设计却有很大不同。“通过制度创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中。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道德才有可靠制度支撑。”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王松灵委员说。

一段时间以来,盗取、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事件频发,由此引发的“人肉搜索”、电信网络诈骗不断。去年,山东一考生因诈骗电话被骗走9900元学费,在愤恨中不幸离世。后来查明,骗子之所以对她的情况了如指掌,正是因为她的个人信息遭到泄露。

“公民的个人信息不被盗取、泄露,隐私得到尊重,不仅是道德层面的要求,而且应该成为法律的规定。”魏旋君代表说。

为了应对越来越突出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草案专门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个人信息。

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道德才有可靠制度支撑。草案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同时,草案规定了父母子女之间的抚养、赡养关系,强调家庭的监护责任,创设了“遗嘱指定监护”制度。“有关一老一小的规定,在法律上把‘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落到了实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曹义孙委员说。

制定民法总则,必须坚定文化自信

“制定民法总则,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和传承包括中华法律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让我们的民法总则体现鲜明的民族性。”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在作民法总则草案的说明时表示。

在浙江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代表看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着整个民法总则草案,把道德要求上升为法律规范,对全社会崇德向善都是很好的引导。

“遵守公共秩序和善良习俗,是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道德底线。民法总则草案把‘不违背公序良俗’作为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之一。在法律制度上实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周国辉这样评价。

平等、公正、诚信、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民法总则草案开宗明义: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民法总则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作为统领全部民事立法的基本原则。”周国辉说。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参加审议的代表委员表示,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民法总则的制定将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相关阅读:

七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让你了解民法总则草案有多重要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