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必须敬畏这三样,否则白活!(精妙)
人活着,需要一点敬畏。 何为敬畏?敬畏并非是由畏而敬。 敬畏乃指由敬而生的尊重,不是畏别的,畏己之冒犯之念也。 也就是说,敬畏不是恐惧,而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行为准则。 人这一生该有所敬畏,敬天、敬地、敬自己...... 毕竟,当你心存敬畏时,方能行有所止。 敬天,相信因果的力量 俗话说:“人在做,天在看”。 这个天,就是因果。 因果源于佛教,因果规律是佛教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也是世界运行的基本规律。 在佛家中,凡事皆有因果,自酿的恶果终会自食,这件事是任何人都无法幸免于难的。 但在现实社会中,很多人不信因果,甚至置道德和法律于不顾,被内心的贪嗔痴所束缚,随心所欲、肆意妄为。 也许他们当下并不会受到惩罚,也可能利用这些欲望获得了一些利益。 可别忘了,世事因果难逃。 任何违背法律道德的东西,你当初如何得到,最终也会如何失去。 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你现在的所作所为一定会在日后,甚至来世得到报应。 这就是很多作恶多端的人到了晚年,甚至子孙后代都灾祸不断的原因。 所以,人心需要敬畏,敬畏天,敬畏因果,敬畏规则,你做的足够好,上天自然不会辜负你。 敬地,相信自然的力量 自古以来,人们便信奉征服是不可阻挡的脚步,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 很长一段时期,我们拒绝谦卑,坚信人类才是世界的主宰,相信人定胜天。 但一次次的灾难告诉我们,人类应当平等地对待其他生物,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 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我们的祖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人和动物相安无事,各自在各自的领域安居乐业,这样不是很好吗? 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喝什么就喝什么,甚至无法无天,最终吞下自酿的苦果。 《流浪地球》里有这样一句话: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董卿也说:“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这个世界看似让人类占尽了优势,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为所欲为。 因为伤害与被伤害,有时候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伤害自然,就是在毁灭自己。 “所以,无论何时,都别忘敬畏,当你违背了自然规律,大自然就狠狠地惩罚你。” 敬自己,相信努力的力量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要收获就一定要有付出。 这世界是平衡的,等价交换是我们与世界交换的不变法则。 何炅曾经在《新闻当事人》中说了这样一段话: “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决定自己生活的样子。要得到,你必须要付出。要付出,你还要学会坚持。 如果你真的觉得很难,那你就放弃。但你放弃了,就不要抱怨。人生就是这样的,世界真的是平衡的。” 俗语常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只有能够经历十年寒窗无人问的日子,才能收获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辉煌。 所以,我们不需要去羡慕别人表面上一帆风顺的人生,因为你不知道他们的背后经历了怎样的奋斗和拼搏。 赵薇也曾说过: “不要看我们这些明星现在功成名就,活得光鲜亮丽,但我们也是‘从坐绿皮火车’一步步走过来的。”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 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做好自己就好! 你怎样,你的世界就怎样。 说到底,你会经历什么事,过上什么生活,都是自己主宰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心存敬畏,就不会为所欲为,懂得凡事适可而止,懂得如何舍取,自然做什么都顺风顺水,福气也会越积越多。 而心中没有敬畏的人,肆无顾忌地夺取利益,不在乎的亵渎生命,最终都是要得到“天意”惩罚的。 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心存敬畏,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我们眼下无忧,且未来无憾。 共勉! (来源:国学文化)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持续关注 编辑:张艳萍 夏云云 一审:万顺 二审:彭军燕 签发:格桑梅朵 投稿、商务合作:微信zhsdw-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