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的堕落,从放弃身材开始!(精辟)
在你的印象中,李健是什么形象呢?
是温润如玉,陌上无双的翩翩公子?
是腹有诗书,出口成章的优雅绅士?
是幽默机智,笑话随手拈来的段子手?
其实,这都不是他的本来面目。
前几天,他罕见地在微博上传了一条视频。
网友惊呼:这是李健史上尺度最大的视频。
在视频里,李健穿着运动背心,带着墨镜,健美的身材、优美的肌肉线条令人赞叹。
15公斤的健身壶铃单手举起来毫不费力,倒立蹲起也是轻轻松松的事,丝毫看不出这个男人今年已经46岁了。
经常有人说:“岁月不饶人”。
提到中年,大家不可免俗地会联想到“油腻”、“肥胖”等字眼。
但李健作为一个标准的中年男人,却打破了我们所有的刻板印象。
没有隆起的肚腩,没有臃肿发福的身材,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他,始终是那个文艺、干净的模样。
李健曾经说过:
我觉得一个40岁的人,变得大腹便便,开始秃头,肆无忌惮地光着膀子上街,这是我非常忌讳的。人可以变老,但要老得体面一点。
是的,三千繁华,弹指刹那,人生百年,匆匆过半。
容貌的变化,是岁月流转的必然,但身心的老去,却始于自己的放弃。
如果来不及认真的年轻,那就一定要学会认真地经营好自己往后的时光。
想要体面地活好下半场人生,一定要远离这三样东西。
远离肥胖的身材
运动,是治愈生活的良药
去年李健45岁生日的时候,说了一句话:
“年纪,是可以不劳而获的,真正的生活可不是,继续努力。”
其实岁月对每个人都很公平,任何看起来毫不费力的优雅,背后都是日复一日的坚持。
想要体面地活着,第一步就是要严格管理自己的身材。
46岁的李健,可以因为一个健身视频,登顶微博热搜,并非一日之功。
在我们看不到的日子里,他得日复一日地举铁;
在健身房里挥汗如雨;
一次又一次地挑战身体的极限。
有段时间,霍建华中年发福的照片,刷爆了网络,网友们惊呼:男神滤镜破碎。
以前那个侧颜优越,气质出众的禁欲系男神,如今已俨然被茶米油盐的味道腌渍入味了,扑面而来的,是无法回避的“油腻”气味;
一直自诩“军艺”校草,和杨洋比美的沈腾、沙溢,面对身材走形的自己,是否会对以前的自己,感慨岁月是把杀猪刀。
以前听人说:一个中年人的堕落,从放弃身材开始,还觉得有失偏颇。
现在觉得颇有几分道理,一个人的身材,其实是他生活方式的外化。
臃肿的身材背后,大都是管不住嘴,又迈不开腿的怠惰;
而健康的身材,则需要持之以恒地努力和从不松懈地自我要求。
CCL领导力调研机构,曾发布过一组报告:《财富》500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中找不到一个体重超标的人。
包括我们熟悉的,比如马云、李彦宏、马化腾……
总有人抱怨,生活太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健身,没有力气运动,但总有人从时间的海绵里一点一滴地挤出时间去运动。
日理万机的大佬们尚且如此,何况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呢?
虽然说岁月不饶人,但他也会悄悄善待那些坚持运动的人。
给他们健康的身体,给他们饱满的精力,给他们生活的底气。
永远不要以太忙或是太懒为借口,放弃成为更好的自己。
远离停滞的状态
学习,是人一生的事业
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多夫》里说过一句扎心的话:
“有些人二十岁就死了,等到八十岁才被埋葬。“
因为大部分的人在二三十岁之后,就放弃了成长,过了这个年纪,他们变成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日子里,不过是一天天在重复以前的自己。
人生最可悲的不是只活了365天,而是活了一天,重复了364遍。
我发现,有的人活到一定年龄之后,会开始慢慢放弃成长,以前下班后还会拿起书本,听听讲座,后来游戏和电视成为生活中全部的娱乐活动。
如果是生活苦闷,想暂时轻松一下,那倒也可以理解,但最怕这种停滞的状态成为常态。
冯唐在《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人》中讲过,他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中年油腻”这个词的含义,是做实习医生的时候。
那时候他遇到一个副教授,跟他传授自己的“人生经验”:
“三十不学艺,真老爷们儿,四十岁之后不必读书。”
那是他少年时代,第一次感受到浓重的中年油腻感。
让人不适的,不是这个教授的穿衣打扮,而是这种骄傲自负,安于现状的状态。
一个人停止学习,结果是很可怕的。
前段时间,网上有个公务员小哥晒出了自己的工资条。
基本工资加津贴、绩效,加起来是3004元,这样的工资在小的三四线城市看起来还不错。
但小哥抱怨:自己已经干了好几年了,工资一直没有涨多少,工作并没有想象中轻松,反而经常需要加班,自己在考虑要不要换一份工作。
评论区有个评论我非常认同。
他说自己已经36岁了,厌倦了这样一眼望得到边的生活,所以他开始准备司法考试,打算再为自己人生拼一把。
其实,生活中大部分人都处于第一种状态:
厌倦现在的生活,但又害怕改变,这种“鸵鸟心态”让他们陷入拖延的怪圈,恐惧学习。
但正如那个成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流动的水,是不容易腐臭的,经常轮转的门轴,是不容易被虫子腐蚀的。
只有敢于跳出舒适圈,时刻保持学习的人,才能一直掌握生活的主动权。
远离无休止的抱怨
行动,是化解困境的武器
曾看过这样一则小故事:
贞观年间,有人开了一家磨坊,并从集市上买回来了一头驴和一匹马,把他们关在磨坊里劳作。
想到自己下半辈子即将在暗无天日的小磨坊里度过,驴子彻底绝望了,他不断伸长脖子,对上天发出刺耳的抱怨。
而磨坊主每当听到驴的叫声,就会冲进磨坊用棍子或鞭子对着它一顿猛抽。
这种境遇让驴子更觉凄惨,开始日复一日地哀鸣,没过多久驴子变得骨瘦如柴。
而马却不是,他虽然跟驴子同样身处小黑屋,但一直没有放弃心中的希望,一直给自己正面的激励,他坚信自己,只要还活着,就一定能冲出小黑屋,于是马从不抱怨,卖力干活。
最后身体变得越来越健壮。
然而,故事在这里发生了逆转。
那年皇帝御驾出征,下旨在百兽中挑选坐骑,最后经过千挑万选,这匹马凭借强壮的身材和吃苦耐劳的品质被选中了,后来随着皇帝出征,赢得了胜利,获得了无限荣耀。
而那头驴子,最后在暗无天日的磨坊里,日复一日地劳作,长鸣,最后凄然离世。
故事虽短,但道理很深。
我们有时候何尝不是那头迷途的蠢驴,遇事只懂抱怨,不懂变通。
但事后会发现,抱怨本身就像毒药一样,会消磨你的意志,控制你的情绪,到头来,负能量越来越多,整个人陷入痛苦中无法自拔。
需谨记:
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带伤的人,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要相信,真正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不去抱怨,尽量担待;不怕孤单,努力沉淀。
如果生活给你设置了一个陷阱,那你就要把他当做助力的弹簧;
如果生活给你迎头一击,那你必须和他战斗到底。
真正的强者,永远不会被生活打败。
这一辈子,没有跨不去的山,也没有渡不过的河。
山不过来,我可以过去;
改变不了环境,你可以改变自己。
正如汪国真在《假如你不够快乐》中写到:
“假如你不够快乐,也不要把眉头深锁,人生本来短暂,为什么还要栽培苦涩?
打开尘封的门窗,让阳光雨露洒遍每个角落,走向生命的原野,让风儿熨平前额。”
(来源:十点读书)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持续关注
编辑:张艳萍 夏云云
一审:万顺
二审:彭军燕
签发:格桑梅朵
投稿、商务合作:微信zhsdw-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