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0首绝美宋词,藏着相思的十重境界,第一重就让人欲罢不能……
「美是有意味的形式」。如果说唐诗限于格律,无中生有;那么宋词则制于曲牌,有中生无。宋词上接唐诗之不足,下启元曲之绚烂,无论个人的喜怒哀乐,还是家国的枯荣兴衰,每首都是一段荡气回肠的动人故事。
宋词既可以「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为社稷更为江山;也可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心声也有哀愁。
既体味「红酥手,黄滕酒」的遗憾,也感受「明月夜,短松岗」的悲凉;可以领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恢弘大气的阳刚之魅;也可以感受「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那凄凉寂寥的阴柔之美。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这个七夕,走进宋词,体味这一段段流传千古的情爱传奇。你是否也会有那么一瞬,缠绵悱恻间,怦然心动。
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叫人,生死相许
▼
NO.1
玉楼春 • 樽前拟把归期说
「北宋」欧阳修
樽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饯行的酒席前,让我们把归期说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语还羞之时,你却早已无语滴泪,如春风般妩媚的娇容,先自凄哀低咽。
人生自是有情,情到深处痴绝,这凄凄的离别之恨,无关楼头清风与中天明月。
饯别的酒宴前,莫再演唱新的一阕,清歌一曲,已让人愁肠寸寸郁结。此时如若你我同游相携,看尽牡丹满城飞花,定会少些滞重的伤感,淡然无憾地归去辞别。」
此咏叹离别词,从眼前景转入内心情。豪放中有沉着之致。「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花毕竟有「尽」,人终是要「别」。多少不忍念及的宛转深情,都融在人世无常的悲慨无奈中,深情而婉转。
此乃相思的第一重境界:咏叹之思。
NO.2
一剪梅 •李清照
「北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解罗绸外裳,独自入眠。凝望远天,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
正是雁羣排成人字,行行南归之时。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起两处的愁绪。这情感要如何排解。挥之不去的相思和离愁,仿佛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心头。」
这首倾诉别愁之苦的词,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的丈夫赵明诚的,诉说着恋人远在天边,独居生活的寂寞与寥落。「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那深深的愁绪和思念,仿佛如影随形。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我日日眺望秋际云天,期盼着你的音讯。这凉秋香残的清飒氛围,这微衰的秋境和幽幽的秋思,恰映衬着我内心无尽的愁情幽绪。
此乃相思的第二重境界:孤寂之思。
NO.3
雨霖铃 • 寒蝉凄切
「北宋」柳永
寒蝉悽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秋后蝉鸣的那般凄凉而急促,傍晚时分面对长亭,急雨刚停。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全无心绪,依依不舍之时已催促出发。
牵手互相凝望,泪光满面,千言万语却无言相对。想到此去南方山高路遥,千里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之人最伤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如何能经受的了。谁知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唯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这一去长年相别,纵有千般风景也如同虚设。纵有满腹情意,又与谁诉说呢?」
此词上片细腻刻画离别之景,下片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起承转合缠绵悱恻,蕴藉深沉,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
今夕一别,一别永年。我们从此天各一方,谁知下次相见,究竟是深夜的梦里,还是桃花盛开的二月?「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悔。」这仿佛穿越时空的爱恋,只令人柔肠百结。
此乃相思的第三重境界:惆怅之思
NO.4
鹊桥仙 • 纤云弄巧
「北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纤薄的云彩变幻多端,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的银河今夜悄悄渡过。即使仅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片刻,也胜过尘世间,那无数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彼此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相会如梦如幻,分别时不忍看那鹊桥。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词中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侣;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借牛郎织女的悲欢离合,歌颂世间所有爱而不得,无法相守的爱侣,练达而悽美,读之感人肺腑,意犹未尽。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我们身虽远离,但心意相通,这爱足以跨越时空的阻隔和世事的变迁。即使相隔万里,也可除去山海,永不灭绝。
此乃相思的第四重境界:共情之思。
NO.5
一丛花令 • 伤高怀远几时穷
「北宋」张先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
离愁正引千丝乱。
更陈陌、飞絮濛濛。
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融融,南北小桡通。
梯横画阁黄昏后,
又还是、斜月帘栊。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离别久远的伤怀,何时能了尽?世间无物堪比情感更浓烈。离愁别怨令我心乱如麻。路途飞絮蒙蒙,嘶叫的马儿渐渐远去。征尘飞起不断,迷茫中,何处找寻你的踪迹?
池水溶溶,有嬉戏的鸳鸯相伴。小船可通南北,扶梯空横在画阁里。黄昏后,明月斜照窗棂,藏在心中的离恨啊,细细思量:真不如桃杏,嫁予东风,比什么都幸福。」
此次上阕书写爱人远去的伤别之情;下阕描绘独处深闺的寂寥及幽怨。「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这景中有情、情中有意的深情厚意,你可曾明了?
「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浓情」无可比拟,「离恨」无以复加。天之悠悠、地之茫茫,你可知这愁思的迷离纷扬缠绕悱恻,仿佛无处不在。
此乃相思的第五重境界:辗转之思。
NO.6
千秋岁 • 数声鶗鴂
「北宋」张先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
惜春更把残红折,
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
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
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
「听得鸣几声鶗鴂,报花事又一次消歇。因为怜惜春意,我才选残谢的花枝攀折。细雨轻漂下,风色却狂暴,正是梅子青青的时节。寂寞无人,终日有柳树絮飞堆雪白。
莫把高音四弦拨弹,幽怨至极弦能表白,岂忍卒听闻?天既不会老,这情思也难断绝。我心好比双丝结的网,中有千千纠结。夜虽已过,曙光仍未映上东窗,叹孤灯已熄。」
这首抒写悲欢离合之情的曲折幽怨词。上片以景烘托情,以悲切的时令与景物,暗喻炙热的情感备受阻碍,如柳絮般随风逝去,借景喻情,含蓄深婉。
下片描写恋人分别的深情相思,内心对情感的柔肠寸断与百转千回。「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这一流传千古的名句,激越而真切,兼有婉约与豪放的风致与妙处。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望着流水,守着明月,你是否也曾在某个月夜,深深的思念过一个人呢?心变的柔软颤栗,只因你的身影无处不在。
此乃相思的第六重境界:缠绵之思。
NO.7
玉楼春 •春恨
「北宋」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在绿杨逶迤芳草萋萋的长亭路边,你竟轻易地离我而去。楼头的五更钟声敲醒我的残梦,离愁就如枝下落英暮春的细雨。
无情之人总不似多情人这般愁苦,我的心绪如同柳条般纷乱。天涯地角也有穷尽之时,唯有深深的思恋,仿佛没有穷尽之处。」
这首渲染被抛弃之后的闺怨词,离愁别恨辗转不眠。心中无尽的相思有如三月细雨般魂牵梦绕。「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求之不得的单相思最是熬人。你离开的如此轻易,徒留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爱极生怨,那无尽的哀思,究竟何时才能穷尽?
此乃相思的第七重境界:哀怨之思。
NO.8
凤栖梧 • 伫倚危楼风细细
「北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我独立高楼,春风迎面,极目远望望不尽春日离愁,黯黯然弥漫天际。夕阳斜照,草色濛濛,谁能理解我凭倚栏杆的心意?
本想尽情放纵一醉方休。举杯高歌,勉强欢笑却觉意兴阑珊。日渐消瘦也不觉懊悔,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言情。「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柔靡美好的春景,衬托出愁思的无力和苦闷,以及那炙热而浓烈的款款深情。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你的身影满心满眼挥之不去,无时不怀想,无处不相思。只令我魂不守舍,神情恍惚。
此乃相思的第八重境界:憔悴之思。
NO.9
江城子 •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北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十年茫茫人世,你我生死相隔。即使不去刻意想念,又如何能够忘怀?
你孤坟远在千里,叫我何处诉说心中的凄凉和悲伤。你走之后,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髮如霜,即使相逢,怕也认不出我了。
晚上忽然隐约的梦回家乡,恍惚间你正在窗前对镜梳妆。我们相互凝望,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默默流泪。
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那因思念你而年年痛欲断肠之地。」
苏东坡19岁时和年仅16岁的王弗结婚,感情极深,生活美满。可惜27岁时王弗便因病去世,对苏东坡有着致命的打击,「蹉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这首悼亡词,是在宋神宗熙宁八年正月二十,苏轼再次梦见爱妻,伤心感慨。「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天人两隔,唯有无从诉说无以寥慰的孤独与愁苦。
此乃相思的第九重境界:孤绝之思。
NO.10
钗头凤 • 红酥手
「北宋」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你酥润的手心,捧着黄縢酒杯。满城荡漾着春色,你却已如宫墙绿柳般遥不可及。
可恶的春风将深情吹散。满杯酒就如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生活日渐萧索。遥想当初,只能感叹:错,错,错!
春景依旧,只是人却相思地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脂,又把薄绸的手帕润透。
满春的桃花凋落在空旷的池塘楼阁上。相爱的誓言恍惚还在,可是锦文书信再也难以交付。遥想当初,只能感叹:莫,莫,莫!」
陆游和原配夫人唐氏琴瑟和谐,情投意和。不料陆母却逼迫陆游休妻。在陆游百般劝谏、哀求而无效的情况下,二人被迫分离,唐氏改嫁,彼此音讯全无。
几年后某个春日,陆游在绍兴禹迹寺附近沈园,与偕夫同游的唐氏邂逅。唐氏安排酒肴以表抚慰之情。面对昔日爱人,陆游怅然久之,乘醉吟赋词《钗头凤》题于园壁之上。
全词借此偶遇,表达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抒发了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痴情,全词情感真挚,声韵凄紧,催人泪下。
唐琬看后感伤至极,也和了一首: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妆欢。
瞒!瞒!瞒!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相思催人老,不久之后唐琬便抑郁而终,这首词也成为他们爱情悲剧的断肠词。
此后陆游辗转江淮川蜀,风雨生涯,依然无法排遣对唐琬的深深眷恋。67岁时,陆游重游沈园,再次看到当年题写《钗头凤》的破壁,无限悲凉感慨中,再次提诗:
「枫叶初丹槲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年来妄念消除...」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人世间最伤痛的事,莫过于生离,莫过于死别。
如果你觉得天人两隔,是世间最残酷决绝的相思,那你一定没有感受过,虽同在世间,彼此深爱,却只能无望的看你与他人携手相伴的,那种刻骨的遗憾和无望的悲怨。
此乃相思的第十重境界:憾怨之思
References
1.《宋词三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
2. 范晓燕|《宋词三百首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岳珍,刘真伦|《宋词品读》|四川辞书出版社
4. 马丽宁|《宋词故事》|中华书局
5. 鞠菟|《宋词一阙话古今》|清华大学出版社
6. 唐圭璋|《宋词三百首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
7. 本文插画均来自于插画师王晓艺(@呼葱觅蒜),原图为彩色
毫无经验的初恋是迷人的
但经得起考验的爱情是无价的
| 雅歌 8: 7 |
爱情,众水不能熄灭,大水也不能淹没。
若有人拿家中所有财宝要换爱情,
就全被藐视。
(来源:丹尼尔先生)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持续关注
编辑:张艳萍 夏云云
一审:万顺
二审:彭军燕
签发:格桑梅朵
投稿、商务合作:微信zhsdw-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