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暗黑潜规则,被他捅破一角,引发滔天愤怒……

“在社会上混,不会喝酒怎么行?”
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听长辈或者是自己的领导说过。
好像会喝酒,已然成为了年轻人进入职场的一个门槛。
三杯五盏入了喉,领导和你握握手,聚会应酬会敬酒,人生的路不白走。
要是不喝?
轻则被人记恨,重则直接耳光伺候。
没错,说的就是前几天网曝的那个厦门国际银行的一名新员工因为不喝领导敬酒而被打耳光辱骂这件事。
据悉,这名员工平时滴酒不沾,已经十年没有碰过酒精了。在这次聚餐开始之前,他已经向行长汇报,请求谅解。
然而饭局进行到一半,一名领导突然要求他把饮料换成酒,强迫他接受某位领导敬的酒。
这名员工再三道歉,表示自己确实喝不了。
没想到其中一位领导却直接出口成脏,一个巴掌就扇了上来:你妈X, A敬的酒你都敢不喝,是不是傻X。
简直不堪入耳。
受不了侮辱的员工愤然离席,没想到还有同事追出来骂,一直骂到电梯处。
当时的酒局让他害怕和震惊:满地是血的场景,新同事喝得不省人事吐了一地,摔碎酒杯砸桌子,趁着喝醉对女同事动手动脚.....
一个小小的酒桌,却像一个微缩版的浮世绘,权威、顺从、溜须拍马、趁乱迫害女性,在这里,人性的丑陋展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这名员工并没有选择隐忍或息事宁人,而是站出来愤怒地质问HR:
不喝酒是不符合公司要求吗?我应该承受这些压力吗?我将保留一切我应有的权利!
后来事件曝光之后,很多大V和网友纷纷转发,涉事银行也做出回应,对相关领导进行处罚,对被害员工进行道歉。
至此,这个事情算是暂时告一段落,但这个事件背后所折射的社会现象还远远没有停止。
试问谁在职场上,没有过被逼酒或者是不得不喝酒的经历呢?
同事聚餐,你不喝就是不给我面子;
领导就坐,你不敬酒就是不识抬举,
有些时候,明明你不想喝、不能喝,但是想要保住工作,想要养活一家老小,咬咬牙也要上,哪怕喝死喝伤。
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赤裸裸的现实。
去年媒体就报道过这么一件事,一楼盘的主任,要求手下的两名保安拼酒,美其名曰:我就想看看你们谁更能喝!
无奈之下,两名保安拼酒,一人喝了两瓶50度左右的白酒。
最后喝到不省人事,被送进医院抢救,一死一伤。
所以,酒桌上哪有什么文化,这就是一种换了皮囊的职场PUA,一种领导对下属的服从性驯化。
因为恶臭的酒桌文化而受害的新闻,这些年早就屡见不鲜:
2013年,48岁的男子年后醉酒猝死,家属把逼酒的领导和公司告上法庭。
2011年,四川一女公务员在应酬后被上司性侵。
百度搜索职场逼酒,得到的相关结果有5540000个,每一条新闻都看得触目惊心。
“往死里喝,不喝就是不给面子!”、“XX领导敬酒你敢不喝?”、“我干了什么龌龊的事情不知道,因为我当时喝醉了”,恕我直言,这是一种极其丑陋的酒局文化。
其实,我们仔细想想,酒局文化的背后,是一种权利的测试和象征。
拥有最高权利的人,掌控酒局,不喝就是不给XX领导面子,不敬酒就是看不起XX领导,然后虚溜拍马的人就成为他们的帮凶,你想在这里混下去,只能融入他们。
但向来如此,就一定对吗?
私以为,真正厉害的领导,绝对不会用酒局来管理下属,真正有潜力的公司,绝对不会按酒量来判定员工能力。
我们自己也要明白:一个靠喝酒来论资排辈的公司,真的有什么前途可言吗?
永远有人比你更会拍马屁,永远有人比你更能喝,永远有人比你更能讨领导欢心,即便你工作能力再出众,一切都将化为乌有。
所以,这样的公司,真的没有什么好眷恋的。
这样的恶臭酒局文化,没有任何意义,也创造不了任何社会价值。

这名员工的聊天截图曝光之后,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
有人说,你曝光了有什么用,这是老传统了,靠你一个人就改变吗?
有人说,你就等着领导给你穿小鞋吧,你的前途算是完了,迟早要收拾铺盖滚蛋。
他们说的对吗?
或许有存在的可能,但在我看来正是因为有可能发生这些,这名员工的反抗才会显得更加珍贵,更应该被我们认可。
天下苦酒局文化久矣,但却很少有人能像他一样,敢于提出自己的质疑。
在大多数人都选择容忍或息事宁人的时候,他选择拿起武器反抗。
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的弊端,但想要改变现状就一定要有人站出来说不,而他做到了。
从某种意义来讲,这就是真正的勇士。
他不是不知道自己公然提出反对意见的后果:并不只是失去一份工作。
银行系统这么小一个环境,他很有可能就因为自己的这次举动而变得“臭名远扬”,受到同事的压迫和排挤,哪怕从这里辞职,恐怕也很少会有银行敢聘用他。
他学了那么久的专业,在整个金融行业的前途,可能都会被这一次的“壮举”而折损殆尽。
但他还是选择了反抗,选择了对抗权威。
然而就是因为他的反抗,越来越多的媒体和新闻人,选择站在他这边反抗酒局文化。
人民日报旗下微博侠客岛怒评:不喝领导敬酒就被打耳光,这是同事还是家奴?
央视网青年为这个员工点赞:拒绝被灌,拒绝职场潜规则,拒绝职场霸凌!
检察日报发微博支持该员工:拒绝领导敬酒被掌掴,违法劳动法,可以提出拘留。
中国新闻周刊发文炮轰:希望酒桌文化不要再祸害年轻人,让他们把重心放在提升工作上面!
还有很多很多媒体纷纷站出来谴责酒桌文化,支持这名反抗的员工。
当大多数人选择逃避,当身边的人都选择了沉默、妥协,一个人能够站出来发出对抗的声音才更值得被尊重。
因为一声呐喊,可能会引来千千万万的响应,一句反对,能激发起千千万万人的支持。
这个世界的很多积弊,不正是这么改变的吗?
正式因为这些“勇士”的挺身而出,才慢慢推动了改变。
一个人的力量确实微弱,但是再小的光芒也能受到众人的传递和拥蹵,最后汇集成足以驱逐黑暗的光明。

一个人的勇敢坚持,在有些人眼里并不值得一提,但是这种坚持却能够悄然改变很多事情。
比如那个起诉中国铁路总公司的郝劲松,因为他的执拗和质疑,才让我们能春节回家的时候,车票不会涨价;
比如律师比洛特,他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揭露世界化工巨头杜邦公司制造的不粘锅含有PFOA致癌物质,最后成功把他们送上法庭,让那些不法分子得以严惩。
螳臂当车,端的是一副肉躯;
蚍蜉撼树,凭的是一腔孤勇;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小人物何必要这么较真。
这样近乎执拗的坚持,对他们个人来说能得到什么呢?除了质疑、骂名、甚至是威胁。
确实,他们或许并不能从自己的勇敢中获利,但整个社会,整个历史,就因为他们的存在而发生改变和推动。
正是有了这部分人,这个世界才会越来越好,而那些丑陋的现状和龌龊的文化,就因为他们站出来反抗,才会越来越消弭于无形。
就像这次这个年轻人抗议酒桌文化一样。
我知道很多人都觉得他愚蠢,很多人都觉得他不够圆滑,不懂社会,可我却觉得很感动。
他不仅仅是在保护他自己,也是在保护我们,保护千千万万个受酒局文化迫害的人们。
每一个替我们发声,唤醒我们,唤醒社会的人,都值得被赞美和尊重,都应该得到我们的支持和认同。
一部日剧叫《半泽直树》受到很多人喜欢。
男主半泽也是一个银行里的小人物,却一直独自抗争着整个银行体制的不公,那天他下班后,站在山顶上看着这城市里的万家灯火,说:
“无数微弱的光亮笼罩着千千万万的人,我想成为,能为这些人出一份力的银行职员,大家都选择为金钱而死,这不对。”
这句话曾激励了许多人向前走。
哪怕我们仅仅是个银行职员,哪怕我们只是一个不知名的小人物,也会因为我们自己敢于挑战不对的勇气,而成为很多人头顶上的微弱光芒。
我们或许仍面临着很多黑暗,但至少,还有这样的人让我们明白:
还有人在坚持,还有人在勇敢,他们从未认输。
(来源:光明网)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持续关注
编辑:张艳萍 夏云云
一审:万顺
二审:彭军燕
签发:格桑梅朵
投稿、商务合作:微信zhsdw-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