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里的三个字,透析人的一生!(绝对精辟)

编辑:张艳萍 夏云云

5ef99e372aeea.gif

能进、能退、能守,人生无祸患矣。


《易经》第一卦是乾卦。

第一句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清华大学把它当做校训,激励年轻人奋发向上。

人生在世一定要有一点向上的心态,不消极,不沉沦。

在有限的光阴里,尽自己最大努力,活出一点样来。

范仲淹年少家贫,在寺庙借住,每日划粥而食,坚持学习。

王羲之努力勤奋练字,馒头蘸墨却浑然不知。

司马光以木头做警枕,夜晚惊醒,便起身读书。

正是因为不懈努力,他们才最终获得了惊人的成就。

一分辛劳,一分收获。

这个世界很公平,你付出多少努力,就能收获多少成果。

少年易老难学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人生百年,弹指而过,若是不努力一把,将来就只剩下后悔了。

珍惜时间,努力奋斗,未来才有无限可能。

而对于身处困境中的人来说,更要保持一份昂扬的心态,不服输,不认怂。

努力向上,奋勇向前,未来必然可期。




上加一竖,就是止。

凡事都要有限度,当人生前行到顶峰的时候,上无可上,就要懂得知止。

《周易》:亢龙,有悔。

高处不胜寒,当人生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要开始懂得停下脚步,思考退路。

曾国藩创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手握兵权,功高震主。

官居一品,进无可进,于是主动裁撤湘军,让弟弟回家。

更是主动扶持李鸿章,让淮军和湘军彼此制衡,消除清王朝戒心。

曾国藩位极人臣,手握军权,却能善终,这在历史上并不多见。

人有欲望,有贪念,有对名位的执着。

这些都是人之常情,但是人力有时尽。

水满则溢,月圆则缺,一定要懂得敬畏天道。

在风光的时候,能够察觉危机,急流勇退,是大智慧,更是大魄力。

古人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有智慧的人总是根据时局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

人生有上,也要有止。

止步,并不是失去所有,而是为了获得新生。




《周易》: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正位凝命,指摆正位置,凝聚力量,以完成自身使命。

无论是“上”和“止”,都要在上面加一横,这就是“正”。

这一横是良心,是底线,是生而为人,就不能突破的良知。

春秋时期,鲁国相国公休喜欢吃鱼,很多人给他送鱼吃。

但是他却从来不接受。

别人问他:你这么喜欢吃鱼,为什么拒绝呢?

公休说:正是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能不能收鱼。

收鱼就要办事,办的事多了,迟早都要革职查办,到时候进了监狱,别说是鱼了,鱼骨头都吃不到。

古人说:“心正则廉洁,身正则直,行正则威严。”

内心纯正,没有妄念和贪婪,才能公正廉洁,坦坦荡荡。

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守住内心的准则。

一个人没了底线,什么事都做的出来,一个社会没了底线,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王阳明说,人人皆可为圣。

但是因为欲望的遮蔽,人慢慢就把良知丢掉了,于是做了很多错事,遗憾终身。

再多的财富也不能带走,对身外之物不妨看淡一点。

良田千倾,不过一日三餐。

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

清茶淡饭,内心安宁,就是最大的财富。

一个人对生活抱有希望和热情朝气蓬勃地活着,这是“上”。

在时局的变化中,能够知进退,能舍得,这是“止”。

无论何种境遇,都不曾动摇底线,活得问心无愧、坦坦荡荡,这是“正”。

能进、能退、能守,能做到这三点,人生又有什么祸患可言呢?

(来源:洞见)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持续关注

001.webp.jpg

微信图片_20200703151935.png

05.jpg

04.png

03.jpg

06.jpg

编辑:张艳萍 夏云云

一审:万顺

二审:彭军燕

签发:格桑梅朵

投稿、商务合作:微信zhsdw-no1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