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榜张贴栏|各种“满减”以后的外卖比堂食还贵 商家和平台都说不是自己干的?
订外卖对很多人来说
既方便又能吃到各种不同口味
而且优惠活动层出不穷
也具有不小的吸引力
对于精打细算过日子来说
何乐而不为呢?
可是最近有市民发现
这种原本的“小乐惠”
居然是个骗局
到底怎么回事?
外卖比堂吃贵一倍
最近,家住上海徐汇区的朱女士反映,她在饿了么上的商户购买套餐,发现该商户的同一款套餐的售价,在外卖平台上的标价,要高出堂吃价格 近一倍。当她使用了一堆优惠券之后,得到的价格和堂吃相差无几。
朱女士质疑说,这种先抬价后优惠的活动,是虚抬价格。
朱女士说,她在饿了么平台上的东池便当店购买套餐,平时门店内一份20多元售价的套餐,在平台上价格竟然高达40多元。只有使用了各类优惠券,才能使得价格下降至与门市价差不多,但这也得看客户手中有多少优惠券。
一份堂吃20多元的套餐,到了外卖平台居然翻了个倍,朱女士觉得非常不合理,于是就打电话到门店投诉。
商户将责任推给平台,于是朱女士又打电话给饿了么平台,朱女士说,平台告诉她,商品定价不是由他们负责。
朱女士:
门店那边反映说,这个价格是归平台管的,他们店里是卖27块钱。平台那边又说,他们是不负责定商家商品的单价的,所以还是要去找商家查实这个问题。
但是饿了么平台也表示,对于这个问题,他们相应会做督促,也表示会给我个人发红包什么的。
商家和平台都说不是自己定价?
外卖平台上餐食的价格,到底是谁订的呢?看看新闻Knews记者实地找到了朱女士反映情况的这家东池便当沪闵路店。
记者在该便当店内看到,平台售价45.99元的脆皮鸡腿饭,门店实际价格为27元。外卖平台上的售价比堂吃高出了19元。而店方表示,外卖平台上的价格,是平台方订的。
随后,记者致电饿了么,客服人员表示,平台不会帮店家设置线上产品价格,不过,平台方与店家对接的区域经理,是有权介入的。
商家回应
记者:量一样吗?
商家:量都一样的,满减东西不一样。平台要收费用,肯定钱要多一点。我们这个东西(平台上展示的外卖内容等)基本都是平台给我们弄的,它价钱不固定。
记者:价格是你们定,还是平台定?
商家:平台。平台给我们设置东西。
记者:价格是你们自己抬高的,还是平台给你们抬高的?
商家:平台做的。因为我们现在活动都没有操作,都是平台给我们弄的。
平台回应
饿了么:我们是不会帮商家设置价格的,这个价格是商家设置的或者是商家上级经理进行的设置。
记者:上级经理指的是饿了么区域经理吗?
饿了么:嗯。毕竟这里显示方案是这样子,是反馈市场经理加强管理,进行处理。
律师:虚标原价再折价是欺诈行为
走出朱女士反映情况的这家店,看看新闻Knews记者又打开平台,找到了一家米粉店,一碗原味螺蛳粉,在平台上标注了38的价格,使用优惠后,实际支付价格为21元。
随后,记者致电该商户,对方表示,其实门店里这碗粉的价格也就18元。
米粉店
记者:平台上价格为何写那么高?这价格你们写的,还是饿了么帮你们写的?
桂林米粉店:饿了么改的。
记者:为何不写原价,原价满减不是更划算么?
桂林米粉店:你写原价我要亏钱,我这里写20元我还倒贴钱了,我裤子都脱掉了...
记者:这优惠不是平台补贴,是你们补贴的?
桂林米粉店:对呀,我写20元,骑手还要出4元钱,那我裤子都脱掉了,房租几万一个月...
记者:那其实说饿了么的优惠活动就是个噱头而已咯?
桂林米粉店:对呀。
对于看看新闻Knews记者反映的标价虚高的情况,饿了么官方进行了书面回复。
饿了么表示:
商户商品定价为商户在后台设定,平台进行审核通过。对于不合理的价格,平台也会与商户进行沟通协商,努力为消费者营造良好的消费平台。
针对这个问题,律师认为,根据《消保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应当明码标价。而平台商户这种提价、虚标原价之后再实施满减的优惠折价行为,或属于价格欺诈行为。
来源:看看新闻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持续关注
编辑:善德
审核:万顺
投稿、商务合作:微信zhsdw-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