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将不再有公司,只有“平台”与“个人品牌”
近几年对于生意人来说,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触,就是无论做什么生意都越来越难了。
如电商流量红利消失了,实体店被淘汰,各大卖场也纷纷倒闭。
那么出现这种现象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的,未来又会迎来哪些新商机呢?看完下面的内容,就可以找到答案了!
大部分的生意人都会把企业倒闭、利润缩水等因指向疫情影响、流量红利消失、竞争加剧等客观原因上。
其实,企业倒闭的真正原因是市场的供需关系变化所致。比如,过去人们的所有的商业活动,都是在卖场、实体店、电商等渠道消费。
在传统的供需结构中,市场都是碎片化的,需要由厂家、贸易流通、渠道等多个环节组成。因此、需要大量的商人,通过货物的流通销售赚钱差价。
而如今,人们的生活习惯改变了,所有的消费需求都通过各种互联网平台去完成。
同时,人们的购买决策也从,价格驱动变成了人格驱动,会因为品牌IP、个人IP的价值去消费产品。
那么在新的供需结构中,平台与个人将代替公司(卖场、连锁店、电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在新的市场形态中,消费者可以在短视频平台、在图文类平台、直播带货平台、社交平台通过内容去了解产品,同时根据个人IP作为信任背书产生消费。
看完上述内容,我们就会明白,未来公司这种经营主体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平台与个人。
平台就相当于传统商业形态中的大卖场一样,可以通过位置优势与线下的购物场景,去连接海量的客流量。
当卖场掌握了流量分配权,个体户想要做生意,必须要入驻到大卖场才能获取源源不断的客流量和业绩。
当平台以及代替了大卖场,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海量的用户,掌握流量分配权。
那么,在今天新个体(个人品牌)想要赚钱,必须要入驻到平台,借助平台去连接人。
卖场和平台,虽然都是流量的聚集地,但不同的是卖场处于碎片化的市场,无论多么大的卖场、都只能在固定的范围去获客和盈利。
平台则不同,可以依托互联网、大数据、AI赋能创业者(个人品牌)去连接精准的人群。
也就是说在平台为主导的市场形态中,平台与个人品牌,都可以形成垄断的效应。
如一个社交媒体平台,就可以连接数十亿的用户,成为行业的寡头。同理,一个个人品牌(大V、主播)一年也可以达到10亿,甚至百亿的销售量。
未来平台+个人的创业模式,将代替公司+团队,可作为普通人来说,具体该如何抓住这次机会呢?必须要具备这2点:个人品牌打造、做好社群养粉。
在传统的供需结构中,个体户入驻到卖场,主要是靠卖货赚差价盈利。
而今天,个人品牌入驻到平台,主要靠个人的价值去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通过服务去赚钱。
也就是说,普通人想要在平台+个人的创业时代盈利,必须要做的是通过不断地为消费者产生价值,打造属于个人的品牌,让消费者对你建立认知、认可和信任背书。
只有这样粉丝才会消费你推荐的服务和商品,才有机会产生持续变现。
如我们的定位人群以女性为主,可以在短视频平台输出皮肤保养、服装搭配、个人形象设计等内容,通过利她的思维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
依托社交媒体引流和变现,想必大家早有耳闻,但想要实现持续的盈利,必须在公域的基础上,打造一套粉丝社群。
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生产内容,在短视频、图文、音频等社交媒体上吸引公域粉丝。
在此基础上,可以把公域粉丝导入社群,与粉丝建立强关系,提升粉丝的价值。
因为,在公域入口获取的粉丝速度虽然快,但黏性和变现能力不强,所以要通过私域场景,用社交、互动、参与等方式与其建立黏性。
相当于我们结交了大量的普通朋友,可以通过吃饭、聊天等方式,把普通朋友变成好朋友,与其发生更多的关系。
不过想要做好这一点,必须在建立社群之前,根据人群定位塑造社群的主题和价值。
就是粉丝进入你的社群、成为你私域的粉丝后,能够获得的好处是什么?
比如可以与主播互动交流、可以在社群学习、可以在社群领取福利这些都可以作为社群的价值点。
来源:今日头条 作者:森林聊商业(原创)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持续关注
编辑:张炜
审核:万顺
投稿、商务合作:微信zhsdw-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