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人生有三把通往幸福的钥匙,接受、转弯、放下

编辑:孙婉婷

image.png

1.19.gif

image.png

人生一世,有顺境就有逆境,有巅峰,就有谷底。


面对逆境,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把握好这三把钥匙,人生才能收获一份幸福与坦然。

image.png

接 受


面对人生的打击,有的人选择怨天尤人,不愿接受现实。


有的人却能很快调整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柳宗元被贬谪柳州,写下“独钓寒江雪”,来表明自己永不妥协的态度。


他不愿接受被贬谪的现实,不愿承认自己政治生涯的终结,终日郁郁寡欢,不久染病去世。



相反,苏轼被贬到黄州之后,很快接受了自己的身份。


“今日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他在东坡建房,插秧、修渠,安心做一个老农,大夏天把自己晒得黝黑。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他反思自己,这些年太执着于功名,以至于忽略了生命本身。

image.png

在黄州,他编写歌曲,和老农一起唱歌劳作。


帮助当地人改良农具,建立“育儿会”,救助弃婴。


他晚上去城里喝酒听故事,慢慢融入了黄州的生活,把自己的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人生在世,快乐是一生,忧愁也是一生,何不看开。


学着接受,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才能收获一份内心的安宁与幸福。

image.png

转 弯


阳光与阴影相伴而生,有的人只能看到阴影,自怨自艾。


真正大格局的人,却总能看到背后的阳光。



《易经》常说:否极泰来。


万事万物都在循环之中,当你濒临绝境,轻轻一个转弯,也许就是柳暗花明。



苏轼被贬黄州之后,在承天寺驻足,与朋友相聚。


褪去了官员的身份,他重新成为一个学者。


在漂泊的大半生中,他陆续完成《易》《书传》《论语说》。


以苏轼苏辙为代表的蜀学与当时王安石提倡的经学,逐渐呈分庭抗礼之势。


而他留下的诗歌、书法、绘画、散文更是不计其数。


当无法济世救国,苏轼就回归学人本色。


官场失意的苏轼,就这样慢慢成了影响文坛千年的大文豪。

image.png

人生一世,短短几十年,切莫执着。


得不到的尽早放手,一条路不通,就换一条。


与其苦苦挣扎,不如另寻出路。


遇事别钻牛角尖,该转弯时别执迷,多一种可能,才能多一种精彩。

image.png

放 下


千难万难,放下最难。


苏轼被贬到惠州的时候,已经垂垂老矣。


他觉得惠州,就是自己的埋骨之地。


他精挑细选,用尽心力,为自己建了一座房子。


可是一年之后,他就被章惇贬到海南。


海南瘴气遍布,九死一生,他想不通,曾经的好友为何要置自己于死地。


那一刻,苏轼心灰意冷。

image.png

可是海南归来,面对章家的道歉,他却只有一句“但以往者,但说何意”。


万里归来的苏轼,内心没有仇恨,只有庆幸和感恩。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他把三个伤心地,当成了自己的勋章。


颠沛半生,他都看淡了,也放下了。



有人说:当你紧握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放下仇恨,才能有快乐。


放下名利,才能重获自由。


放下沉重的过往,才有未来的新生。


文章来源:国学讲堂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持续关注

001.webp.jpg

招募海报.jpg

微信图片_20200703151935.png

编辑:孙婉婷

审核:万顺

投稿、商务合作:微信zhsdw-no1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