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做好这几点,预防早秋常见病!

编辑:孙婉婷

中医认为,夏末秋初是气候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人体内的阴阳之气也在发生变换,既有夏季的余留之热,同时更有了秋天的燥气,因此,早秋调养相当重要。

image.png

image.png

百合是秋季时令滋补佳品。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之功。百合作为中药使用有生百合、蜜百合、蒸百合等之分。


生百合性寒,以清心安神为主,主治热病后余热未清,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蜜百合润肺止咳,多用于治疗肺虚久咳,肺痨咳嗽,痰中带血及肺阴亏损,虚火上炎等。


蒸百合寒性略减,兼归胃经,善于养阴润肺,益肺和胃,可治肺燥咳嗽,失眠心烦,胃热恶心。


鲜百合可用做多种菜肴粥羹,食疗效果更佳。


需要注意的是,风寒咳嗽及中寒便溏者忌服百合。

image.png

image.png

秋梨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适合热病津伤烦渴、消渴、热咳、痰热惊狂、便秘等症。


《本草纲目》记载:梨可“润肺凉心、消痰降火”。在秋季气候干燥时,人们常感到皮肤瘙痒、口鼻干燥,有时干咳少痰,此时食梨,可缓解秋燥,有益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寒者、因感寒而咳嗽痰多的人,不宜吃生梨,可把梨切块煮水食用。

image.png

image.png

莲藕具有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解毒消肿、健脾补肾的功效。


中医认为莲藕“鲜品偏于生津凉血,熟品偏于补脾益血。”《本草纲目》称藕为“灵根”,视为祛瘀生津之佳品。藕节、莲子、莲心、莲须、莲梗、荷叶等均可入药。尤其是藕节有止血、消瘀的功效,可用于咳血、尿血等各种出血病症。


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寒者不宜生食莲藕,糖尿病患者也不宜食用;煮藕时宜用砂锅,忌铁器。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夏秋交界的季节,人体胃肠道的自然屏障相对偏弱,容易患秋季腹泻。因此要注意胃脘及腹部的保暖;进服清淡易消化的营养食物,并充分注意饮食卫生。


治疗腹泻主要是查明病因,如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可使用抗生素抗菌消炎治疗;如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宜休息好,并补充水分、电解质,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不吃生冷、油炸和脂肪多的食物。


中医调治腹泻重点在于健脾化湿,可选用藿香正气散、参苓白术丸、补脾益肠丸等中成药对症服用。除此之外,针灸、推拿的方法,对于慢性腹泻也是有非常好的协同治疗作用。


炖苹果含有丰富的鞣酸蛋白,有止泻作用。将大米洗净晾干,用大锅炒至焦黄色,加水煮粥喝,也有止泻作用。也可口服健脾八珍糕,每次2块,或用开水调成糊状,每日2~3次。

image.png

进入秋季,空气干燥,缺乏水分的滋润,人易出现鼻咽干燥、声音嘶哑、干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燥症,俗称“秋燥症”。


秋燥不仅使人感觉不舒服,而且还会诱发许多疾病,如感冒、疖肿、鼻炎、咳嗽等,因此必须养阴防燥,护津润肺。


饮食上,宜常饮开水、喝粥及蔬菜汤,多吃梨、葡萄、香蕉、银耳等滋润的食品,少吃辣椒、葱、姜、蒜等辛辣燥烈之物。


起居上,要做到早睡早起,早睡以利养阴,早起以利舒肺,呼吸新鲜空气,适当活动,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若出现“秋燥”状况,要在医生指导下辨别温燥、凉燥、肺燥、肠燥等,对症调治。

文章来源:  中国中医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持续关注

001.webp.jpg

招募海报.jpg

微信图片_20200703151935.png

3.1.jpg



编辑:孙婉婷

审核:万顺

投稿、商务合作:微信zhsdw-no1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