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 | 频率相同的人,总能相逢

编辑:秦晴

朋友易得,知己难求。


网上有人提问:“为什么曾经那么好的朋友,现在却如此疏远?”


看到一条回复说:“是因为彼此的频率和步调不再一致了。”


人与人的感情始于共鸣,终于分歧。很多关系的疏远,就是因为频率不同。


当彼此步调不再一致,频率不再相同,分开也就成了必然。


以前总以为,朋友之间一旦相识就是一生。后来才发现,人生哪能如初见。


生命总是相遇容易,相处难,很多人走着走着就散了。


没有冲突,也没有争吵,只是在一个平常的日子,突然发现,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远了。或许是一个人喜欢社交,另一个人喜欢独处;又或者是一个人喜欢游戏,另一个人喜欢旅行。


总之,两个人之间没有了共同的话题,再也找不到以往的默契,只剩下令人尴尬的寒暄。


想起曾经有人说过,朋友之间慢慢走散,一般会经历三个关卡。


第一阶段,在大学那关。高考以后,大家奔向不同的城市,选择不同的专业,彼此能聊的话题开始渐渐变少。


第二阶段,在工作那关。有人选择了稳定和安逸,有人选择了梦想与远方,不同的圈子,不同的目标,让彼此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


第三阶段,在婚姻那关。你有你的家庭,我有我的生活,我们都成了彼此生活中不重要的那个人。仔细想想,是我们不够珍惜和在意对方吗?不是。


很多时候,两个人的分开,不过是因为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正如一位作家所说:“曾经两小无猜的好朋友,真情还在,中间却已经隔了一条河。这条河太宽,里面隔了岁月,盛满了人生酸甜苦辣,再也无法逾越。”


飞鸟与鱼不同路,从此山水不相逢。频率不同,注定不是一路人。


就算硬凑在一起,也不过是对往日情分的一种消耗。


保持距离,相互祝福,才是对逝去的友情最大的尊重。




同事曾告诉我,她每次读完书,有了新的思考和感悟,就会迫不及待地分享给自己的朋友。


因为朋友能从字里行间,读懂她的所思所想,给予她支持和鼓励,而且朋友的一些见解,同样也能给她带来不同的视角和启发。


她说,自己特别享受这种被人理解、与人共鸣的感觉。


有句话说得好:“与人相处,如果你感到格外的轻松,又在轻松中感到真实的教益,我敢断定你一定遇到了你的同类,哪怕你们从事着截然不同的职业。”


跟懂自己的人在一起,不必浪费唇舌解释太多,因为彼此志同道合,自然能够做到心意相通。


有句话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同样的声音才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味才能相互融合,同频的人才能久处不厌。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最重要的就是相互理解和懂得。


你懂我的一举一动,我懂你的一言一行,如此便是知己。


人生路上,朋友易得,知己难求,遇上了,记得好好珍惜。



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一个房间放满了不同大小的音叉,如果振动其中一个音叉,另外一个和它振动频率相同的音叉也会被引动。


后来,这一现象被延伸为一个理论:一个人的思想和情感也带有一定的频率,并且会吸引周围那些和他频率最相近的人。


频率不同的人,即使朝夕相处,也终究会分离;而频率相同的人,即使相隔千里,也终会相聚在一起。


很赞同这样一句话:“人生太长,如果不能和一个频率相同的人生活该有多累;人生太短,如果不能和一个频率相同的人生活该有多遗憾。”


往后余生,愿你遇到那个和你频率一致的人,他理解你的欲言又止,听懂你的言不由衷,明白你的悲欢苦乐。



文章来源:  一星期一本书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持续关注



3.1.jpg

编辑:秦晴

审核:万顺

投稿、商务合作:微信zhsdw-no1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