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中医药内容纳入《“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编辑:胡蝶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多项中医药内容纳入其中。

在大力夯实生物经济创新基础方面,《规划》明确,开展前沿生物技术创新。部署开展中医药治疗重大疾病作用机制及针灸作用原理研究。深化生物经济创新合作。推进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基因检测、医药研发服务、中医药、互联网诊疗等产品和服务走出去,鼓励生物企业通过建立海外研发中心、生产基地、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等方式加快融入国际市场。

在培育壮大生物经济支柱产业方面,《规划》要求,提升疾病诊断能力。强化中医疗效判定与机制研究,推动中医药理论的传承创新。提高临床医疗水平。把优秀传统理念同现代生物技术结合起来,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集成推广生物防治、绿色防控技术和模式,协同规范抗菌药物使用。

在积极推进生物资源保护利用方面,《规划》明确,开展全国农作物、森林、草原、畜禽水产、中药材等生物资源普查工作。建立基于传感技术的环境监测和预警平台,拓展卫星遥感和无人机航空遥感技术在生物资源监测预警中的应用,实现对野生动植物、农作物、中药材等资源的实时监测和动态分析。建立全国和区域性农作物、林草、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建立生态种植体系,合理布局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农林生物质原料生产基地、种苗培育基地,提高种植繁育良种化、智能化水平。

在加快建设生物安全保障体系方面,《规划》提出,强化生物安全风险防控科技支撑。加快重大疫情防控相关疫苗、中西医药品、检测试剂等产品的审评审批,提高监管系统信息化水平。

在努力优化生物领域政策环境方面,《规划》要求,探索建立符合中药特色的新药开发和审批体系。用好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药品与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分中心,鼓励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在细胞治疗、中药和中医医疗器械注册监管等领域开展改革试点。

《规划》还提出了生物经济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生物医药技术惠民工程、现代种业提升工程等生物经济7项重大工程。在生物经济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中,《规划》要求在重大传染病防控、重大疾病防治、林源医药、中医药等重点领域,布局建设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等共性技术平台,支撑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建设药品监管科学研究基地,建设抗体药物、中药等质量及安全性评价技术平台。在生物医药技术惠民工程中,《规划》要求提升中医药质量。选育一批中药材良种,从源头加强中药质量保障,推动传统中药材种植产业转型升级,建立中药材生态种植体系。开发一批优质中药,支持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建设中医药标准物质库、质控标准体系、信息数据平台。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1版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持续关注


善德网合作海报1.png

善德网合作海报2.png

微信图片_20220506111631.jpg

编辑:胡   蝶

审核:万   顺

投稿、商务合作:微信zhsdw-no1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