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德大使李彬|“扬州儿子”与9旬“株洲爸妈”的不解情缘
“扬州儿子”和“株洲妈妈”,是媒体分别对李彬和肖钦梅老人的“爱称”。13年来,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母子意外结下母子情缘,并彼此牵挂与羁绊。近日,“扬州儿子”李彬又从江苏扬州赶到湖南株洲,探望两位9旬高龄卧床静养的“株洲爸妈”。
▲李彬看望卧床静养的肖妈妈
千里认亲尽孝 结下母子情缘
李彬是退伍军人,也是军人后代。作为一名战地救护员,他曾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了58名伤员,荣立二等功。1985年退伍后,他总是忘不掉那些牺牲的战友,并常常问自己,烈士们的父母还好吗?满怀牵挂的他,作出一个决定:“寻找、探望、照顾英烈家人。”寒来暑往,不懈努力,他找到了十多位烈士家人,并认烈士父母为“爸妈”。李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感动了很多人。他先后获得首届十大“扬州好人”、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感动中国”候选人、当代中华十大慈孝人物、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等荣誉。
2010年的一天,李彬打开电脑,网上一篇《我的父亲和弟弟》的文章深深吸引了他。文章的作者是湖南株洲的易彩霞,内容讲述的是他的二弟易科伟烈士和他的父亲易宏道的故事。易科伟烈士1960年出生、1978年参军,1979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阅读文章时,李彬感同身受,不知不觉就已泪流满面。他决心要找到易宏道和肖钦梅老人,做他们的儿子,为烈士尽孝。
2010年11月24日,李彬赶到湖南株洲,在公安部门的帮助下,找到了易家。当时易宏道老人用浓重的株洲口音问:“你是谁?”门外的李彬答:“我是您的小儿子。”易老惊讶而失落地说:“我儿子牺牲30多年了。”李彬说:“今天他回来了。”老人请李彬进门。李彬介绍说:“我叫李彬,是从扬州来的。我和科伟年纪差不多大,我也当过兵,和科伟在同样的地方参加过战斗!”一番交谈,易宏道和肖钦梅老人认下了这个从江苏来的儿子。从此,李彬在湖南株洲多了一个“家”。每年他都会抽出几天时间,从一千公里外的扬州赶到株洲陪伴两位老人。
▲94岁的易爸爸一下子认出了李彬
真诚融入家庭 真情告慰忠魂
日久见人心。13年的陪伴,李彬早已融入易家,成为了易家的“小儿子”。“爸爸一辈子向往首都北京。2012年是李彬弟弟陪着他去北京,看了天安门和毛主席纪念堂。”二姐易彩霞介绍:“爸爸喜欢古诗词,推崇“诗圣”杜甫。2014年李彬弟弟又带着他去成都,游览了杜甫草堂,还圆了爸爸的高铁梦和飞机梦。爸爸从北京和成都回来后,逢人便夸他的小儿子孝顺。爸爸很倔的脾气,让他夸一个人不容易。”
2016年的一天,李彬接到易彩霞的电话,原来易爸爸脑梗住院了。得到消息后的李彬立刻买了火车票,坐了17个小时火车赶到株洲。在李彬和易老家人及医护人员的共同照顾下,易老身体逐渐康复。2021年2月24日,肖钦梅老人因病送入ICU,连续几天被下病危通知书。易爸爸通知小儿子李彬:“妈妈快不行了,希望能见你最后一面!””李彬接完电话,抢到了第二天清晨的高铁票,翌日下午四点赶到株洲医院。此时肖妈妈处于昏迷中,李彬走上前,一手握着妈妈的手,一手抚摸着妈妈的额头,轻声说:“妈,你扬州的小儿子来了。”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肖妈妈竟然苏醒过来,并奇迹般地度过了危险期,病情逐渐稳定下来。然而就在当晚,劳累焦虑的李彬突感腹部剧烈疼痛。“一开始他没吱声、准备硬抗,我看他蜷缩在床上,脸色苍白、冷汗直冒!不行,这样下去很危险!”易彩霞当机立断和老公一起把李彬送往医院,结果李彬被确诊为急性胆囊炎和肾结石。后在易家姐姐与医护人员的照料下,李彬得以恢复。
“其实,我二弟易科伟生前跟李彬弟弟并非同一战场的战友,两人甚至不在一个战区,一东一西,素不相识。”易彩霞介绍说:“但李彬弟弟来易家后,做了很多我们亲生儿女都没有做到的事情,我们既愧疚又感动。”
▲李彬给易爸爸的”压岁钱“
关爱英烈家属 弘扬善德文化
“爸爸,你看看,这是谁来看你了?”易彩霞为了给易爸爸惊喜,提前没有告诉他李彬要来株洲。“李彬啊,你怎么来了?”94岁的易宏道老人依然思维清晰,但精气神较去年明显差了不少。92岁的肖钦梅老人年前被下过几次病危通知,好在最终还是挺了过来!“易爸爸、肖妈妈,我想你们了!”说话间李彬的语气梗咽。“爸妈这两年身体大不如以前,但能够挺过来就很不容易!现在只能卧床静养,每天喝些蛋白粉。”易彩霞介绍。
“一开始我只是因为忘不了牺牲的战友,想去看望英烈家属,了解他们的情况,尽自己所能去关心和帮助他们,后来坚持下来,也就成了一家人,心里会有念想、有牵挂。”李彬介绍说:“大姐性格温婉、耐得烦;二姐则和老爷子一样的脾气,性格直爽做事风风火火;三哥内敛踏实……。”作为易家的“小儿子”,李彬与易家儿女间也非常熟悉。“这个抽烟的习惯可不好,你要改!我们都上了六十岁,不年轻了,平时可以喝点酒,但不要多喝,喝一点儿酒对身体好。”易彩霞“板着脸”数落着李彬。“姐姐教训弟弟是天经地义的,我讲了你就要听哦!”
“关爱英烈家属,宣讲英烈们的英雄事迹,我做的还不够!我个人的能力终究有限。”作为善德大使,李彬曾多次参与中华善德网举办的“中华小孝星”、“善益助”善行助教等公益活动。“善德文化内涵丰富,无论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还是社会公德建设,都离不开全民共建。今年的“善益助”活动,我一定继续参加。另外,我建议除了组织志愿者援助边远山区,还要组织宣讲团“进校园、进企业”,让更多的人更好的学习和传承善德文化。”
▲肖钦梅老人长期卧床,易家姐妹为她按摩活血
(摄影:万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