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远君:一幅写意人物画的奇妙故事
2006 年初夏,我在江苏宜兴丁山寻珍访友之际,湖南省国际商品拍卖公司小邓经理打电话给我,说他们公司的春季拍卖会周日举搥开拍,问我是否参加。 我爱好书画收藏,是该公司的老客户了,一般情况下,每年的春拍和秋拍我都会参加,遇上有心仪的拍品,我会举牌买下来,有时也会把我的藏品送一两件参拍。 而这次我人在外地,只能遗憾的告诉他,此次春拍不能参加了。几天后我返回长沙,在家休息时随手翻阅拍卖公司的春拍图录,湘籍著名画家钟增亚的两幅画又吸引了我关注的目光,其中一幅写意人物画特别吸引我,心想,不知此幅画拍卖情况如何?是否拍卖成交?价格多少?带着疑问,我拨通了小邓经理的电话。“小邓好,我从宜兴回来了,此次春拍情况如何?钟增亚的两幅画拍得怎么样呀? ” 小邓回复我:“拍卖情况还算不错,钟增亚的两幅画成交了一幅,另一幅流拍了。” “是哪一幅流拍了? ”“就是那幅坐着的人物画。”我接着问他:“这幅画送拍人取走了吗? ”“还没有取走哩。”我高兴地对小邓经理说:“我马上来看看这幅画 ”。
买画获惊喜
放下电话,我迫不及待地驱车来到拍卖公司,小邓将钟增亚的画取岀来让我欣赏,他说:“这幅钟增亚的画挺不错的,是他家里人送拍的,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没有人举牌。”我仔细端详眼前的这幅画,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尤 其是画中人物的眼睛,她的双眸让我心动,似乎在哪儿见过。这幅画好像与我有缘,让我心生好感,心底里便有了一种购买的冲动。凝视片刻,我对小邓说:“这幅画我要了!”小邓经理也很高兴,“就按起拍价八千元给你吧,你是我们的老客户,佣金就免了。”付完款,我带着这幅画高高兴兴地回到家中。
▲钟增亚生活照
钟增亚(1940—2002)又名金甲,湖南著名美术家。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湖南省书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钟增亚早年毕业于广东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深得岭南国画大师关山月、黎雄才、杨之光的青睐。毕业后一直从事中国书画艺术的创作与研究,尤擅写意人物画,兼攻山水、花鸟与书法,成果丰硕。他的作品曾入选第四、六、七、八、九届全国美术展,并多次荣获银牌、铜牌奖。他曾先后担任“ 中国画三百家 ”评委、中国第四届山水画评委、新世纪中国画大赛评委等多项全国美术大展评委及顾问。他的作品“融南北画风于一体,集笔力与墨韵于一身 ”,他的写意人物画对当代中国人物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 生活中,他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他的写意人 物画惠安女等黑衣女系列最具特色,深得广大书画爱好者的喜爱,是一位受人尊 敬与爱戴的书画艺术大家,只可惜英年早逝,令人遗憾。
钟增亚的这幅写意人物画作,高 45 公分,宽 32 公分,已装裱配框。画中一 位身着Ⅴ字领条纹衬衫、白色短裙的年轻女子端坐在椅子上,手里捧着一本杂志, 眼睛凝视前方若有所思。背景为一丛枝叶繁盛的金黄色菊花,寓意秋色正浓。我静静的欣赏这幅画,细细品味画中人物的衣着、坐姿、脸庞、发型、神态等各个 细节,当我的眼睛与画中女子的眼神碰撞的一刹那间,突然间灵光一闪,怦然心动,仿佛心跳也在加速:“画面中这个女子不就是我夫人吗? ”我简直不敢相信, 再戴上花镜细看画中人物,她身着的条纹泡泡袖衬衫与我夫人原先穿的一样,还有坐着的那把椅子,是我当时买的两把折叠式不绣钢椅,红色海绵靠背与红色坐垫清晰可见。没错,这画中的女子就是我夫人无疑!此时此刻,我眼睛湿润,画面也逐渐模糊起来,胸中波澜起伏,难以平静的思绪把我又带回到二十多年前的那个秋天……
▲钟增亚以本文作者夫人为原型创作的写意人物画
往事在眼前
1983 年初秋,阳光明媚秋高气爽,津市体委田径场上,我夫人正带着她的乒乓球小运动员们在主席台前坪草地上进行体能训练,此时,从田径场东大门走 进来两个人,他们身背画板,远远的慢慢走近我夫人训练场地,他们俩伫立观看并不时地小声交谈着。此时,我正坐在主席台上晒太阳,看见他们俩人逐渐走近时,我认出其中一位是津市文化馆的李卓贵老师。我走下主席台与他们打招呼: “李老师好!怎么今天有空来这里转转? ”“啊,今天天气好,我们来这里看看, 写写生。”李卓贵热情地向我介绍另一位中年男子,“这位是省里来的大画家钟增亚老师。”我当时孤陋寡闻,尚不知晓钟增亚在画坛的名气。钟个子不高,中等 身材,脸颊清瘦,下巴略尖,戴一副深色眼晴。李卓贵老师接着说:“刚才钟老师对我讲,想让你夫人做模特画张素描。”我听了连忙把夫人喊过来与两位老师打招呼,李卓贵与我夫人也熟悉,他说明了钟增亚让我夫人做模特的来意,夫人笑着爽快的答应了。
安排好小运动员们的训练后,我和夫人带钟、李二人到主席 台后面楼上的宿舍,我们的房间不大,只有约三十平米,采光尚可。夫人问两位老师:“我穿什么衣服呢? ”“换一件你平时穿的衣服就行,颜色浅一点的。”李 卓贵回答。夫人找出一件有浅蓝色条纹、泡泡袖紧口的米白色衬衫穿上,钟增亚 看了后说:“这件衣服色调淡雅,很好。你就坐在这把椅子上,随意一点 ”。夫人笑容满面挺直腰身坐好,一双手却不知如何摆放。李卓贵说:“你手里拿一本书吧。”我夫人顺手拿起旁边茶几上的一本杂志,笑着坐正了姿势。钟增亚则坐在另一把椅子上,铺开画板拿出画笔画了起来。我和李卓贵站在钟老师身后,屏声静气看着他做画。钟增亚全神贯注,刷、刷、刷,画笔灵动,干脆利落,不到半个时辰,一幅人物素描跃然纸上,钟增亚接着又画了一张,他对我夫人说:“画了两幅素描,这一幅送给你做个纪念吧。”夫人欣赏着这幅画,高兴的笑了起来, “画的好,画的好,谢谢钟老师。”我和李卓贵也连声称赞:“蛮像蛮像!”此时, 小屋里欢声笑语,气氛融冾。后来我寻思,钟增亚让我夫人做模特画写生素描, 不可能是钟、李二人的临时动议,因为李卓贵也是市文化馆的美术专干,他与我们很熟,钟增亚事先听了李卓贵对我夫人身材容貌的描述,他们俩应该是商量好 了有备而来。若果真如此,那么答案又是什么呢?
直到许多年以后,当我逐渐知 晓钟增亚在美术界的地位,并在拍卖会上见到多幅钟增亚人物画代表性作品时找到了答案。他画的惠安女以及岭南姑娘黑衣少女,瓜子脸,下巴圆润微微上翘, 面容皎美,我夫人的脸型与之相似,符合他的审美要求。钟增亚心底里喜欢此种类型的女人,且钟情于这种纯真无瑕的女人容貌,碰巧在津城写生时,听了李卓贵对我夫人的介绍,随即一拍即合,一同前来找我夫人做模特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夫人对钟增亚赠送给她的这幅素描画爱不释手,这也是我夫人一生中最喜欢的收藏品。
星移斗转,时光荏苒。意想不到的是,钟增亚以我夫人素描为原创题材而精 心创作的这幅写意人物国画,时隔二十年多后又辗转奇迹般回到了我的手中。这 幅画与素描最大的区别就是画的背景,素描是实景写生,背景是房间内床柜一角与门窗,以及窗外的树叶。国画的背景是一蓬盛开的金黄色菊花,寓意秋色正浓。 还有人物的穿着,素描中我夫人穿的是运动长裤,国画中女子穿着的白色短裙与浅色条纹泡泡袖上衣色彩更加协调。再就是女子手中捧着的那本杂志,素描中我夫人拿着的是她订阅的“乒乓世界 ”,国画中改成了“ 中国青年 ”,更衬托出女子的青春靓丽。从写实到写意,画中人物端庄秀美风华正茂,画面层次感丰富,色 彩清新淡雅,凸显勃勃生机。
▲钟增亚《秋意图》
专家掌眼
我静静地欣赏着这幅画,越看越喜欢,兴奋之余,我马上拨通了钟增亚的好友邓开善的电话,约他下午在白沙茶楼见面,意思是请他再给看看这幅画的真伪。 邓开善与钟增亚是衡阳老乡,担任衡阳市文化局局长多年,他与钟增亚私交甚笃, 俩人感情深厚,收藏了不少钟增亚的作品,可以说,请他鉴定钟增亚画作的真伪是最权威的。
下午两点多钟,我带上画早早来到白沙茶楼等候。邓局长如约而至, 寒喧过后,我指着画对他说:“这幅钟增亚的画,请邓局看看,掌掌眼。”邓开善看了一眼画作说:“钟增亚的,大开门!”又说:“这幅画你买啦,我还奇怪哩,这次拍卖会上怎么流拍了? ”我问他:“那是什么原因呢? ”邓回答:“原因就是这方印章。”他指着画上的钤印给我解释:“钟增亚早期的画才盖有这方印章,九十年代以后的画就很少用这方印章了。一般人不了解这一点,有疑问,所以这幅 画也就没人举牌敢买了。”
我听了邓局长的讲解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真是受益匪浅。钟增亚的这幅画与我有缘,拍卖会上流拍,那是专门等着我来买的呀。” 接着,我向邓局长讲述了二十多年前,钟增亚去津市写生,并为我夫人画素描的 故事。邓局长听了我的叙述十分惊讶,他不无感慨地说:“哎呀,钟增亚这幅画画的就是你夫人呀,真是无巧不成书,这幅画对你来说太有意义了!”我激动地 说:“是啊,机缘巧合,这也许就是天意吧。”
钟增亚与老师关山月在武陵源写生
创作中的钟增亚
与“她 ”重逢
邓局长对钟增亚这幅画的鉴定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让我异常兴奋,心情也格外舒畅,期待着与夫人一起欣赏这幅不同寻常的画作。我夫人是长沙税务培训中心副主任,因忙于接待税务总局举办的全国税务干部培训班,负责接待工作的她吃住在学校,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不敢有丝毫懈怠,一个星期难得回家一次。 碰巧,夫人打电话说要回来取些换洗的衣物,当晚夫人下班回家,我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把夫人拉到书房,压低声音对她说:“你看看这幅画。”“这是谁的画呀? ” “钟增亚的,你仔细看看,这幅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夫人望着画若有所思, 一时半会儿没有悟出门道。我提醒她说:“你注意看她穿的这件泡泡袖条纹衬衫。” 夫人有点云里雾里,还是没有反应过来。我又提醒她:“她坐的这把折叠椅子你有印象吗? ”夫人楞在那里没有回答我的问话。
我等不及夫人的猜测与疑虑了, 迫不及待的大声对她说:“你没看岀来,这幅画钟增亚画的是你呀!”夫人“啊 ” 了一声,一个大大的问号写在脸上,如入云里雾里。我急切的对她说:“二十多年前,在老家津市,在咱们家里,钟增亚给你画像还记得吗? ”“记得,记得呀。”, 我指着画对她说:“这把红色海绵坐垫椅子不是咱们家的吗?这件泡泡袖口的衬衣不是你穿过的吗?这头发不是你原来的发型吗? ”一连串的反问让我语速加快情难自禁。夫人这才回过神来“哦,对了对了,我想起来了。”“这幅画就是钟增亚按照给你画的那幅素描创作的。”夫人猛的拍了一下我的后背兴奋的跳起来“真的呀,没想到没想到,简直是太奇妙啦!”,此时此刻,书房里夫人银铃般的笑声是那样的清脆悦耳。
人世间的美好让人难忘,美好的奇遇更让人刻骨铭心,纵然相隔遥远或历经岁月沧桑,亦必定峰回路转得偿所愿。这幅回到它真正主人家的钟增亚写意人物画,不就是最好的见证吗?对此,我深信不疑!
【作者简介】徐远君,津市人,现居长沙。编辑职称, 曾在《中国收藏》《中国烹饪》《文艺生活-艺术中国》等刊物上 发表过多篇文章,著述颇丰。其新作《远去君归集》已由中国商业出版社公 开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