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秋:守护107名“星星孩子”的“袁妈妈”

编辑:海念

在重庆市城口县星铖特殊儿童援助中心,袁秋向孩子们一遍一遍地重复着手里的动物卡片。作为107个孩子的“妈妈”,她用自己的爱心和专业,为他们架起一座通往外界的桥。


▲袁秋拿着动画卡片为孩子做康复训练

守护“一颗星星”

孤独症儿童被称为“星星的孩子”,犹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个世界,独自闪烁。

2012年,袁秋的儿子被诊断为孤独症,为了给孩子治病,她毅然辞去工作,带着孩子四处寻医问药。


▲袁秋教儿子使用保温水杯

在求医路上,袁秋一边自学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理论知识,先后考取康复师资格证、社工证、PEP-3评估证等证书,一边为其他患儿提供咨询服务,为3岁以下年幼患儿免费开展辅导。

“我把知道的方法分享出去,孩子们就多一分康复的希望。”每天,袁秋都会在社交软件里和300多个家长分享治疗心得:“什么康复方法好?哪个康复机构更权威?”她毫不保留。

守护“一群星星”

“如果城口也有专业机构,能让孩子们早点接受治疗,就能改变很多孩子的一生!”本着这样的初心,2018年袁秋创办了城口县星铖特殊儿童援助中心。

这里成为“星星孩子”的避风港,他们在这里接受专业的康复训练,享受贴心的照顾。


▲袁秋教孩子们跳操,锻炼协调能力

6年多来,107名“星星的孩子”在星铖特殊儿童援助中心进行康复训练,其中有18名孩子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成功融入了社会,开始了正常的校园生活。

对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孩子,袁秋只是象征性地收400元生活费,特别困难的则免费,累计免收费用100余万元。

“忘我”之家结硕果

康复,是眼下的事;生存,是长久的事。“孩子们不能一辈子待在康复中心,一辈子待在特校,一辈子关在家里,得为孩子们找一条路。”2022年,为了让孩子们今后生活更有保障,袁秋参与了城口县残联推动的“忘我”大漆艺术空间招标,并获得了经营权。


▲袁秋独自研究漆器制作

现如今,“忘我”之家为多名智力或听力障碍的学生及重度肢体残疾的成年人和亲属,提供了就业岗位。

f88293b0a0084ebcb9c4007efd5108e3~noop.jpg


▲袁秋向孩子们教授漆器制作方法,讲解注意事项

在袁秋的努力下,“忘我”之家与100余个残疾家庭签订了代工协议,与北京、上海、福建等爱心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这些是“忘我”之家的累累硕果,更是袁秋为孩子们铺就的未来之路。


▲袁秋检查漆器成品

她是“忘我”的妈妈,“星星”的妈妈。

她将持续为“星星”守护,“忘我”而行,用爱构建着幸福港湾。为袁妈妈点赞!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