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琦明:(闪茶经)静以待茶

编辑:海念

陆续有几个在长沙的老同事发朋友圈,称位于芙蓉区五一商圈附近的东茅街茶馆,今年9月21日开业以来日均客流几千人,50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根本不够用,不少客人只得排队“候茶”,尽管如此,他们也先后光顾了几次。我问他们为什么要去凑热闹,答曰“放松放松”。

d31d9ad8fe824cdd8.jpeg

是的,人的肌体、身心都是会有劳损,需要健康修复。因此学习、工作、生活一段时间后,要有意的放松一下自己,或旅游、或运动、或餐叙,或嗨歌等等。其实饮茶也是个很好的途径,但遗憾的不是所有人都认识到了这一点,即使认识到了也不一定都会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

我看多数人饮茶,都属于“急功近利型”,口渴了,觉得喝白开味觉单调,于是捧起一大杯不管什么种类的茶一口气吞下去,一抹嘴,完事了,茶的功能定格在生津止渴上。谁能说这样的“牛饮”不对呢?只不过这种茶饮方式是不太需要在意茶叶的质量和泡茶的器具、饮茶的环境的,如果说是放松的话也是一种粗放式的放松。而讲究的人饮茶,需要净手、宽衣、焚香,把玩茶具,慢饮细品,一般也认为这样的自我放松才是有品质有品位的放松。不过,太多的注意这些程式又容易被人说道是“附庸风雅”,而且这种放松最大的代价是时间成本,一味的这样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

f0aebfeaf3764875b.jpeg

如何是好呢?我的体会是,一款好茶在手,既不应该“暴殄天物”,也不宜“过于陶醉”,器具上不管是用大杯,还是用小盏,节奏上不管是“跳快三”还是“舞慢四”,要饮好茶,还是在于一个“静”字。为什么要“静”呢?主要还是为了让茶能与饮者的心灵很好的沟通、对话。这话说得玄乎了一点,真实的意思还是要让人品出茶的韵味、感悟茶的真谛,因为只有静心了,才能慢慢解悟出茶在不同冲泡阶段的“密码”,还有呢,只有喝茶时心静,才能在喝茶后静心,从而达到品茶、悟茶的最佳效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放松。说白点吧,我主张走“中间路线”,只要能达到平静心情、平衡身体的目的就行,既用大杯、也用小盏,根据需要而定。

我曾求“风流才子”张天夫为小茶室撰联,只提了对联中要有“茶”字和“静”字的要求,不久他写了十个字:“心静接天远,茶香抱月明”,十二分的入眼入心。后来此联连同我的名字一并进了天夫著述并出版的《茶联》一书。

f5e22f4ff8584098b1a9.jpeg

不过眼前的这个东茅街老茶馆显然不是个太安静的场所,据说除了茶饮茶食,还配有餐饮棋牌,几千人进进出出,喧哗热闹的场景可想而知,这似乎有些颠覆了传统意义上茶室要“雅”要“静”的观点,但是既然有这么多人趋之若鹜,便说明了它存在的合理性。联想到小区周边一些取名非常雅致的茶社,近些日子也陆陆续续作了些改造,不知道称它们是可以喝茶的棋牌馆好,还是叫可以玩棋牌的茶馆为好,反正它们与“雅”与“静”渐行渐远,但是与百姓生活却越来越近。只不过我的疑虑在于,这些人果真都是奔着茶去的么?如果是奔着茶去的,他们能做到“闹中求静”,进而品悟到茶的真韵么?

我不主张一味地“附庸风雅”,也不反对如东茅街老茶馆一般的“人间烟火”,但还是建议爱茶、饮茶的人,无论选择何种方式,都要静得下心来,置茶于心、置心于茶,这也算是守住根本、初心不忘吧……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