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三餐、四季——大瑶山里的夫妻护林员

编辑:海念

起床洗漱、准备干粮。早上8时,瑶族夫妻护林员黄通甫和黄日秀吃过简单的早饭,穿上工服,背起巡山设备和干粮,走向雾气笼罩的大山。

微信图片_20241224145026.png

▲黄通甫和妻子黄日秀骑行在巡山护林的路上(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黄通甫是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滩河保护站龙道山护林点的一名护林员,至今已在这个岗位上坚守了十几年。2017年,与他同龄的妻子黄日秀也加入守护大瑶山的队伍当中,成为保护区内唯一的女护林员。

  排查火灾隐患,宣传护林知识,监测林区动植物,登记巡山情况……这对夫妻负责6条线路的巡山护林工作,一天走1条线路,最长的线路来回走完需要近7个小时。

4a45a62bea414bd4952a83e.jpeg

▲黄通甫带着妻子黄日秀,骑行在巡山护林的路上。新华社记者 崔博文 摄

  盛夏时节,热浪袭人。黄通甫和黄日秀钻进半人多高的茅草丛里,边走边除草,艰难地朝山中行进。

  汗流浃背是黄通甫夫妇巡山时的常态。“这个季节,经常是走一会儿浑身就湿透了,像被雨淋了一样。”黄日秀说。她的头发早已被汗水打湿,脸上挂着豆大的汗珠。

  山林中常有野猪、豹猫、蛇等野生动物出没,给护林员的工作增添了危险。多年的巡山经验使他们夫妻二人对多种野生动物的领地了如指掌,哪片林子有蛇,哪片林子有豹猫活动,他们脑海中都有一张区域地图。

  走累了,夫妻俩便用山泉水洗脸,吃一口随身带的干粮,坐在树荫下小憩一会儿,然后起身继续巡山。

80940c1d41de48f3946e4.jpeg

▲黄通甫和妻子黄日秀在龙道山护林点清理杂草。新华社记者 崔博文 摄

  通往一处防火楼的山路没有台阶,都是泥路,走起来十分困难,除了护林员外常年无人行走。山路越来越陡,有些路段狭窄到只够下一只脚,雨后行走容易打滑摔跤,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滚下山。

  除了工作环境的恶劣,夫妻二人还要忍受巡山的单调和生活的寂寞。龙道山护林点海拔1200多米,管护面积2.5万多亩。护林点周围人烟稀少、通信信号差,与外界的联络经常要靠卫星电话。

78aa1779dc8f47568.jpeg

▲黄通甫在龙道山护林点工作站调试卫星电话。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傍晚时分,走在巡山回来的路上,黄通甫给妻子唱起了山歌,这是护林员夫妻排遣寂寞的一种方式。

  回到护林点,一口小池塘、一块小菜园、一个防火瞭望台、两座房子,便是黄通甫夫妻二人的“家”。两人、三餐、四季,巡山护林的这些年,黄通甫夫妇与大山为伍,与森林为伴,吃住在深山站房,与家人聚少离多。任由风吹日晒雨淋,夫妻俩始终坚守岗位,携手在茫茫林海中穿行,用脚步丈量山岭,默默守护这片绿水青山。

1266fc869d0.jpeg

▲黄通甫与妻子黄日秀常年驻扎的龙道山护林点工作站。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近年来,随着森林管护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群众生态文明意识不断增强,保护区内的珍稀动植物数量多了起来。这些变化夫妻俩看在眼里,甜在心里。

  “守山护林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虽然艰苦,但我们无怨无悔。”黄通甫说。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