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为先,薪火相传!回望潮阳“大峰信俗”申遗之路——守护非遗瑰宝 十年行而不辍

编辑:海念

微信图片_20250703141939.jpg

非遗传承人陈高发(右一)在分享“施茶”故事

b99cd487-f81f-4850-bf45-6a8a26ba15c1.jpg

陈高发在关受潮阳“百岁寿星”敬老爱老活动中讲话

f4ebdb07-66e5-4788-925b-2125f0cad9cc.jpg

陈高发策划组织大峰慈善文化节,传承慈善精神

ec817f9b-c2ea-495f-8863-6e6850274741.jpg

非遗传承人陈高发(右二)在传授“剪字眼

“大峰信俗”代代传承,延绵至今,2022年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自2015年开启“大峰信俗”申遗工作以来,至今刚好10个年头。回忆这些年逐级申遗的历程,潮阳和平宋大峰福利会首任永远荣誉会长、“大峰信俗”非遗项目申报发起人、传承人陈高发说,申报非遗对于大峰文化的传播和继承,是一件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好事,对进一步发掘、整理大峰文化,促进海内外潮人文化交流,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申遗之路锲而不舍

  鼓乐齐鸣、锣鼓喧天,气氛热闹,仪式严谨庄重……每年大峰祖师诞辰、春祭大典和盂兰胜会等日子,来自海内外善堂的代表等齐聚汕头潮阳和平镇,缅怀先辈,传承慈善精神。

  “大峰信俗是祖辈传承下来的文化血脉,进入非遗名录能让它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大峰信俗”非遗传承人陈高发表示,大峰祖师受到敬仰的原因在于他一心为民。为了更好传承弘扬大峰慈善精神,2015年,他毅然接下重任,正式开启“大峰信俗”的申遗工作。

  “活态传承”是遗产保护的一把“金钥匙”。作为潮阳和平宋大峰福利会首任永远荣誉会长,陈高发通过组织、支持开展文化节等传承活动,让群众通过活态传承更广泛地参与到遗产保护中。例如2015年他参与策划组织潮阳区第二届大峰慈善文化节,支持文化节资金物资及礼品,主持了大峰祭祀典礼,该项活动共有2000多名华侨乡贤和信众参与;支持大峰景区人工湖礼堂落成活动部分费用及七彩莲花礼品2000份;2015年,汕头市第三届妈祖文化节在潮阳区举行,他以非遗传承人身份主持活动;2016年,他提供1000份礼物支持汕头市第四届妈祖文化节活动,同年,他以大峰信俗非遗传承人身份独资支持潮阳区敲钟文化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从2016年起,陈高发发起并组织潮阳首届慰问百岁寿星等多场活动;2020年,他独资赞助在和平大峰风景区举行的“传承中华美德,弘扬孝敬家风”系列活动;2022年他专程慰问宋大峰福利会老党员以及和平镇百岁老人,送上诚挚关怀。他说,崇德向善是潮汕人的传统美德,大峰信俗具有特殊文化内涵,作为非遗传承人,肩负着传承弘扬宝贵文化的重要使命,孜孜不倦为福利会做好文物保护和环境改善工作;他积极参与“百千万工程”,支持家乡建设,助推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通过把历史建筑用作文化空间,吸引更多人参与文化传承。”陈高发介绍说,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大峰墓苑周边在各界热心人士及爱国侨胞的捐赠下,已建设了粤东规模较大的大峰风景区及大峰医院。大峰风景区被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到风景区参拜宋大峰祖师的海内外侨亲、游客络绎不绝,有效促进了文旅产业的发展。

  大峰信俗渊源深远

  说起大峰信俗的来源,陈高发如数家珍。这些年来,他多次前往浙江、福建等地查阅地方志书和档案资料,追寻祖师修炼道场及足迹,让寻根溯源有据可依。他告诉记者,大峰祖师俗姓林,名灵噩,字通叟,浙江温州人,原是一出身富贵的书生,后又中进士,当过知县。看到北宋官场腐败刻板,祖师不愿同流合污,遂弃官遁入空门,法号大峰。

  《祖师纪录碑》中写道:“宋大峰祖师,为宣和时高僧……劝谕潮人造桥、修路、施棺、殡殓、救人、赠药、赈灾、恤困等善举,毕生不倦,开化潮人不少……各县遂风起云涌,奉祖师神像,力行善举。”

  北宋宣和二年,大峰祖师从福建游历至广东,来到潮阳和平镇。据《潮阳县志》记载,练江当时宽阔湍急,每遇风浪经常发生翻船事故。大峰祖师发愿造桥,经数载募集和努力,在练江上建造了一座大桥。自此,练江变通途,直到今天,和平桥仍在使用。

  大峰祖师乐善好施的行为深受当地人感念,民众为了报答其恩惠,在当地修“报德堂”供奉他,逐渐形成了大峰信俗。“大峰信俗群众基础深厚,主要是弘扬慈善博爱精神。”陈高发说,传统民俗扎根于生活,大峰文化影响着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要传播民俗文化,就必须使它融入生活,并在现代生活中不断创新。

  位于潮阳的棉安善堂创建于清代光绪戊戌年(1898),如今成为传承弘扬大峰信俗的重要场所,陈高发经常在此跟大家分享“施茶”故事和传授“剪字眼”等。陈高发说,从1976年起,他开始跟随大峰传人洪圣人,广济布施茶和学剪字眼法。“剪字眼”有五行木、火、土、金、水剪法,用于敬祖酬神、养生治病等领域;施茶是对路上行人提供无偿的茶水服务,大峰祖师四季布施清凉茶一直传承至今,有“阴阳水”“有根水、无根水”以及四季茶饮等,春夏施暑茶,秋冬施茶饼茶,以防暑解渴、防病健身。

  任重道远与有荣焉

  饶宗颐先生曾说:“善堂文化是潮汕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陈高发介绍,潮汕地区善堂的开端可追溯到大峰祖师,“报德堂”是潮人善堂鼻祖,以行善、务实为宗旨,在海内外潮人心中占有崇高地位。

  如今,粤东各地及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已陆续设立善堂,弘扬大峰祖师慈善精神。“有海水处就有华侨,有华侨处就有潮人。”陈高发表示,汕头是著名侨乡,海外华侨华人遍布世界各地。这些年来,他自费走访了全球几百个善堂,他发现,潮汕善堂文化随着潮人的足迹传播至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大峰精神成为海内外潮人共同的文化信仰,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民俗。

  时光荏苒,作为“大峰信俗”申遗的执行者,陈高发走过了10年的申遗路,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在他的努力下,大峰信俗入选省级非遗名录。作为传承人,陈高发开始了后续整理、发掘工作和建设资料库等,设立非遗传承基地。他推动《大峰信俗文化研究》的编写,为研究大峰祖师的慈善精神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素材。“全力以赴参与申遗,我们与有荣焉。”他表示,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要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好、利用好。

  “十年过去,回望历史,感谢各级政府对大峰非遗传承发展给予很大支持和社会各界人士对本项目的大力帮助!”陈高发感叹说,我们更应该积极关注大峰文化,共同弘扬慈善精神,让申遗成果惠及更多的民众,共同构筑属于我们新时代的精神家园。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