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星故事32】玉婧宏:那怕穷无一文 仍然富有百笑
人物素描:
玉婧宏,女,2001年2月出生在云南省富宁县花甲乡弄歪村一个安贫而乐道的家庭里。2002年7月她父亲不幸患上风心病,不久,母亲也离他们而去。从那时起,她就勇敢的担起了家庭的重担,每当小婧宏的父亲风心病复发时,她都会自觉地把买菜、做饭、端茶倒水、洗衣、扫地这些家务做好;上学后,她的学习成绩更是一直名列前茅。2012年,她入选并荣获第二届“云南美德少年”称号。
明理懂事 七岁独自上学
从2005年9月开始,上学前班时,只有4岁半的玉婧宏每天早早地就要自己从家出门,走将近一公里又狭又仄的山路到花甲乡中心学校上学,因为担任班长,所以无论阴晴雨雪、寒冬酷暑都没有让她退缩过。2007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天,还未满7周岁的玉婧宏刚从花甲乡中心学校读完学前班,随父亲工作调动转到新华镇中心学校上一年级,报到注册后在回家的路上,她就对她的父亲说:“爸爸,你每天早上都要到你们学校带领学生上早操,而且你身体又不好,以后你就不用接送我了,我们家离学校也不太远,我自己往返就行了。”从此,她就像以前上学前班那样,每天徒步10多分钟的路到学校。
一次意外 见证父女亲情
婧宏的父亲患有风心病,在她8岁时的一个星期三,玉婧宏父亲的风心病又犯了,这天下午放完学后她继续留在学校排练元旦文艺节目,6点左右才回家,刚回到家她又如往常一样提着菜篮走路到农贸市场买菜,一直到天黑了,还没有回到家。她父亲在家里心急如焚,担心她在路上出事,只好挣扎着起床,拖着虚弱的身体向农贸市场方向慢慢寻找,刚走出不远就遇见了提着一大篮菜喘着粗气的玉婧宏,父亲焦急地问她:“你为什么回来得这么晚?你不知道我担心吗?”这时她才告诉父亲真相:“爸爸,对不起,让你担心了,这几天排节目我的脚磨出水泡了,实在无法走快。”回到家,父亲叫她脱鞋查看,才发现她的大脚趾上有一个水泡溃烂后留下的伤口。
贴心孝顺 尽在棋菜之间
2010年暑假,她父亲买了一副象棋回家教她下棋,几天后她跟父亲说:“爸爸,这几天你一定要教会我做几个菜。”又过了两个月,她父亲再次发病。她对父亲说:“爸爸,这几天你好好休息,什么都不要做,家务事我全包了,等到你病好了再做。”在吃饭的时候,她问爸爸:“你说以前我为什么叫你教我做饭菜?”父亲摇摇头:“不知道。”她接着说了远远超乎其年龄的话:“因为你身体不好,经常发病,你教会我做菜,一旦你病了,我就可以做饭菜给你吃了。人生活就象下棋一样,每走一步都要先想好前面的几步怎么走。”
别样思维 解读穷富之异
她从7岁起就开始承担家务事,这在别人看来,会认为她思想压力很大,但她天生乐观向上,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学校,她都非常活泼好动,加上从小就伶牙俐齿,经常和她爸爸或同学老师说笑话、讲故事、聊愿望。有一次在吃饭时,她对父亲说:“爸爸,虽然我们家很穷苦,也不完整,但我还是觉得很幸福,因为我在学校有那么多老师和同学喜欢我,在家里和你在一起又有这么多的笑声。”还开玩笑地说:“我们家最穷的是钱,最富有的是笑声。”
感恩亲人 不忘大爹大妈
玉婧宏虽然生活在一个不完整的家庭,但她没有怨天尤人,反而很热爱家庭、疼爱亲人。有一次她父亲的同事问她:“你长大后第一个要报答的人是谁?”她想了想,非常认真地说:“亲人、老师、同学对我都很好,都应该报答,但第一个要报答的是我的大爹和大妈。”“你爸爸养育了你这么多年,为什么不是第一个要报答的人?”她说:“因为我在4岁以前都是大爹和大妈带大的,爸爸主要是在我4岁以后才带我比较多,大人们说4岁以前的小孩是最难带的,所以我大爹大妈比爸爸更辛苦,我要先报答他们。”
关心他人 更理解爱与家
玉婧宏不但对养育自己的亲人感恩,更知道关心身边的同学们。早在上学前班时,她就常带同学回家吃饭,且总会对父亲重复着那句不变的话:“爸爸,告诉你个好消息,有同学来我们家,你多煮一点饭吧”。2011年春季学期的一天下午,刚要放学,一场倾盆大雨从天而降,他们班有四个女同学没有准备雨具,家长又不在家,她就把同学们领到自己家,把自己的干衣服拿出来给她们换,用家里的电话让她们打给家长报平安,然后一起做作业,直到雨停止了才让她们各自回家。她说:“对于别人来说,我更理解什么是爱、什么是家。所以,我愿意帮助别人。”
勇于担当 使得老师感动
玉婧宏从上学前班至今一直当班长,作为班长的她不但能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并能很好地帮助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处理班上事情。在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语文老师临时有事,来不及叫人代课。上课时间到了,她叫同学们静息等待,过了两分钟她就带领全班同学朗读课文。读了两遍,老师依然没到,她就拿着前一天老师发的检测试卷到讲台上给同学们订正讲解,直到下课前两分钟,语文老师处理好事情后才匆匆赶到,老师本来很担心学生在教室里闹,但到教室门口一看,全班同学象往常一样正坐在座位上听讲,玉婧宏正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语文老师感动得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一把抱住了她,连说“谢谢”。(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