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星故事38】王庆:家里的顶梁柱 学校的三好生
人物素描:
王庆,男,2004年出生于山东省莒县孟家庄村。在他3岁的时候,母亲就抛下他和父亲离家远去,从此王庆便失去了母爱,只能跟随父亲和爷爷奶奶生活,且非常孝顺懂事。2014年王庆的父亲王春启突发脑梗塞,之后不仅丧失了劳动能力,还离不开别人的照顾。自此,小小年纪,学习一直在班级里名列前茅的王庆就担负起整个家庭的重担,成为这个家庭的希望和骄傲。
三岁时母亲离去
虽然外表瘦弱,但脸上却写满了坚定的孝德少年王庆出生于2004年9月,在他3岁的时候,母亲就抛下他和父亲离家远去,从此王庆便失去了母爱,只能跟随父亲和爷爷奶奶生活。在王庆年少时,父亲经常外出打工,爷爷奶奶在家种地,维持温饱,那时,懂事的小王庆早早便没有同龄孩子的任性和娇气,他从小就会做家务、洗衣服,而非常听爷爷奶奶的话,成熟的个性从小就在他身上流露出来。
十岁时父亲患病
十岁,本该是无忧无虑,在父母身边撒娇的年纪,但王庆却在这一年再次遭遇了不幸。这一年,2014年王庆的父亲王春启突发脑梗塞,之后不仅丧失了劳动能力,还离不开别人的照顾,那时家里生活举步维艰,王庆的父亲和奶奶都受到很大打击,但坚强的小王庆却用自己的行动给家里重新带来了希望。更让人欣慰的是,小王庆不但生活上没有被困难击倒,在学业上也保持了认真、努力的态度,仍然是班里的尖子生。
一家人搬到一起
父亲生病卧床后,只有11岁的王庆不仅主动学会做饭,而且每到星期五就去医院替奶奶照顾父亲,让奶奶休息。在医院照顾父亲的时候,王庆还不断鼓励着父亲:“有一次他趴在父亲耳边鼓励他要好好锻炼,还说现在医学非常发达,肯定能治好。”因为父亲生病丧失了王庆家里经济来源,加上日常需要治疗,日子过的非常清苦,村里也为他和父亲办理了低保。2016年,在邻里乡亲的帮助下,爷爷奶奶重新翻盖了危房,一家人搬到一起,便于互相照顾。
家里的“顶梁柱”
几年来,父亲王春启依然未能完全康复,平时需要坐在轮椅上,并且只有一侧身体能够缓慢活动,吃喝拉撒都得别人照顾。而王庆的爷爷已经77岁了,右眼几近失明、患有脑血栓行动不便;69岁的奶奶则患有心脏病,需要药物维持。就这样,年仅14岁的王庆便成了家里的“顶梁柱”,除了照顾患病的父亲,洗衣服、做饭之外,他还跟随奶奶下地锄草、苗玉米、收庄稼,家里的一亩地全都是他和奶奶去打理。在医生的建议下,王庆托亲戚制作了一个“双杠”,每天都要搀扶着父亲在“双杠”中练习行走,一走就是一个多小时。
回报爷爷和奶奶
王庆平时爱好广泛,喜欢看体育类的节目,最喜欢看的是游泳比赛,特别喜欢奥运冠军孙杨。平日里,他还喜欢下象棋,经常跟邻居同学进行切磋。王庆还特别爱读书,在他的书桌上,还整齐摆放着各种书籍,翻得最多的便是一些史书,历史课本上也密密麻麻的记满了笔记。王庆说,他现在要好好学习,争取取得一个好成绩,让爷爷奶奶开心。长大后考上一个好大学,找份好的工作,回报社会,回报爷爷和奶奶。
他从不抱怨生活
2016年夏天,王庆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到莒县阎庄镇中心初级中学七年级四班。在学校生活上,他勤俭节约、省吃俭用,每天吃饭花不到10块钱,他也从来不问家里要钱买零食,就连衣服也都是亲戚给买的。因为王庆的坚强和懂事,爷爷奶奶才能少一些负担,生活也逐渐有了希望。这样一名品学兼优、孝德兼备的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上背负的担子也在慢慢的增加。但是他从不抱怨生活的不公平,总能微笑面对,体会着同龄人无法体会到的生活。他默默地在这样的逆境中不断成长,成为这个家庭的希望和骄傲。(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