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星故事40】李家帮:一个有“故事”的孩子
人物素描:
李家帮,男,2005年出生,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人。他是一个从小就被收养的孩子,在三口之家里,奶奶双目失明,养父李富军,患股骨头坏死,丧失劳动能力,平时只能依靠拄双拐行走,小小年纪的李家帮成了家里的“当家人”。多年来,他是家里的“总管”、爸爸的“拐杖”、奶奶的“眼睛”。2017年,李家帮获评第五届全国“最美十佳孝心少年”。
用行动诠释美德
李家帮全家三口人,奶奶刘玉荣因眼部残疾丧失视力,父亲李富军,患股骨头坏死,丧失劳动能力,平时只能依靠拄双拐行走。家里唯一新翻修的房子,也是政府给的3万元危房改造补助款,在乡亲们的帮助下盖起来的。家中收入来源,也主要靠党和政府给予的补贴和县里产业扶贫政策维持生计。可就是在这样的家中,自幼懂事孝顺的他却自强不息,阳光向上,用行动诠释了“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送爷爷最后一程
多年来,李家帮幼小的内心深处有一层不愿捅破的“窗户纸”,因为他是一个被收养来的孩子。 但他认为生身父母没有养身父母亲,虽没有血缘关系,面对养父和爷爷奶奶的养育之恩,他理当全身以报。在李家帮的心里,爷爷、奶奶、爸爸是最亲的人,可如今爷爷已成为他梦里最牵挂的,爷爷第一次中风时,是他在半夜时分听到异常,叫醒家人,使爷爷得到及时救治;当爷爷第二次中风去世时,消息传到正在上课的他时,哇的一声,扭身就向家里飞奔,小家帮硬是用瘦弱的肩膀背着物品到墓地,送爷爷最后一程。
奶奶的“眼睛”
在家里,他是一个孝顺孩子,是奶奶的“眼睛”。每当离家上学的时候,是家帮最担心奶奶的日子,因为奶奶总是会拄着“盲棍”摸着到离家不远的大路边等宝贝孙子回家,有一次,不小心差点滚到坡下。为了奶奶的安全,有心的家帮在通往大路的斜坡边上,铺上枯树枝,既起到防护作用又能帮助奶奶辨别方向。奶奶的手腕上戴着一个会报时的电子表,这是家帮和爸爸为奶奶专门配的时间表,“是早上,还是晚上,到饭时了…”只要轻轻一按,她就会按点回家。
穷人孩子早当家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每次放学回家,李家帮总有干不完的活,对他来说,这个家需要他,离不开他。从做饭、洗衣服、缝衣家务活儿,到种菜、砍柴、采山草药等体力活儿,他样样娴熟。懂事的他,有时与爸爸一起干活时,看到爸爸辛苦的样子,谎称自己累了改天再干,谁知小家帮趁爸爸休息的时间,偷偷把剩下的活抢着干完。有一年,喂养的唯一能为家里增加收入的山羊丢失,他着急地满山寻找,不慎滚下山坡,清醒后的他发现自己已是遍体鳞伤,但看到失而复得山羊的喜悦使他忘记身上的疼痛。
他是爸爸的希望
虽然李家帮是收养的孩子,但对养父非常孝顺,非常懂事。有外地来的朋友,有时会给家帮一些面包、香肠等食品,但家帮总是不舍得吃,带回来先给他奶奶,然后再让爸爸吃。并说:“我已经吃过了。”其实,李富军知道孩子也没吃,于是就让家帮吃。每到这时,家帮总说:“我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吃。”家帮还时常对奶奶和爸爸说:“我要好好学习,将来走出大山,找份好工作,让你们过上城市的日子。”每每提及这些事,养父李富军总会不由自主地热泪盈眶,故常对人说:“家帮就是我的希望!要是没有家帮,都不敢想今后的日子有啥奔头。”
在学校品学兼优
李家帮在学校是学生会的干部,又是班长,平时在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纪律、检查教室卫生的同时,主动帮老师分忧,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小家帮因上学与同龄人稍晚一年,显得格外有责任心,加上品学兼优,在同学中很有人缘,每当同学学习中遇到问题,都爱向他请教,谦虚的他总是乐意帮助。大课间时间,他是班级里的“孩子王”,每年镇上组织的集体活动,他都踊跃参加,经常步行回家上学的家帮,练就了一个好身体。付出总有回报,他本人因成绩突出,连续多年被学校被为“优秀学生”、“三好学生”、“智慧星”称号。
你有情,俺有艾
2017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采访了李家帮,并制作播出了新闻《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河南南阳李家帮:没有血缘 但我有孝心》,在全国上下产生强烈反响。而在央视拍摄、结束采访时,小家帮从门前的自留地里割了一大捆散发着缕缕清香的艾草,执意让大家带着,说家里没有啥,这是俺全家人的一点心意。顿时,大家伙热泪欲滴,再次被懂事的小家帮所感动。(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