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星故事55】陈羽杨:“变胖”是这个小姑娘最大的心愿

编辑:拉布

中华小孝星.jpg

人物素描:

陈羽杨是武汉市71中初三(5)班的学生,14岁,去年9月份,陈羽杨的父亲陈建国突然患上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急性髓系白血病),必须进行“骨髓移植”才能挽救生命,而骨髓配型结果显示:陈羽杨是父亲唯一适合的捐献者。陈羽杨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还要接受另一个挑战:短时间内将体重增重到50公斤,达到捐骨髓的体重标准。

陈羽杨和爸爸在一起.jpg

父亲生的希望是女儿

今年62岁的陈建国从江汉油田退休后,为了增加家庭收入,仍旧在外面找了一份工作做事。去年9月份,一向健康的陈建国突然感到全身无力,身上也时常青一块紫一块的。妻子杨红艳逼着他去协和医院检查,检查结果让夫妇俩惊呆了。陈建国患的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医生要求陈建国立即住院接受治疗。

陈建国和妻子杨红艳,两人均退休在家,月收入加起来仅5000多元,为治病花去医疗费30万元,虽有医保报销,但仍有10万元需要自费,对这个家庭来说,是不小的负担。

3个疗程的化疗过后,陈建国的病情暂时稳定了,但要从根本上治好该病,唯一的机会就是进行骨髓移植。

得知父亲生病后,14岁的女儿陈羽杨仿佛一夜长大了不少。去年12月中旬,在父亲第二次化疗时,她和哥哥、叔叔(陈建国的弟弟)三人,到医院检查骨髓配型。

亲人间的骨髓配型结果表明:14岁的女儿陈羽杨是陈建国最合适的捐献者。但她体重仅45公斤,距离骨髓干细胞移植的临界要求体重最低50公斤,有5公斤差距。

“我只想爸爸尽快好起来”

对于这个方案,陈建国一开始并不同意。他中年才得了这个宝贝女儿,今年还不到15岁,他担心捐骨髓会损害女儿的健康,况且女儿正在读初三,马上面临中考,捐骨髓肯定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自从爸爸生病后,陈羽杨总是牵挂着爸爸的病情。妈妈杨红艳说,孩子时常在睡梦中哭醒。

得知自己是给爸爸捐骨髓的最合适人选,陈羽杨没有一丝犹豫:“我只想爸爸尽快好起来。”

医生反复劝导陈建国:目前骨髓配型技术很成熟,如果不进行配型手术,以后情况会非常危险。陈建国最终同意接受女儿捐骨髓。

陈羽杨.jpg

陈羽杨和父亲在一起

短时间努力增重到50公斤

手术方案确定后,医生发现陈羽杨体重只有44公斤,要增重到50公斤才符合捐献条件。这意味着陈羽杨必须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重。

如何在短期内快速增重至100斤,成了陈羽杨的小目标。现在陈羽杨一日吃四餐,不喜欢吃的鸡蛋、香蕉现在也强迫自己吃下去。添饭时,母亲杨红艳有意给她多盛一点,陈羽杨都坚持吃完。

功夫不负有心人。2月28日,陈羽杨到协和医院复查体检,各项指标符合移植标准,特别是体重已增加到49.7公斤。

“我给父亲捐骨髓是很应该的,再说还有比我年纪更小的,有很多比我们困难的家庭,他们更需要帮助,更需要社会关注……”面对采访,陈羽杨认为自己为父亲所做的事不值一提。

青春少女都喜欢自己身材苗条,可陈羽杨却不在乎这些了,她想赶快让自己变胖,隔一两天她便要在电子秤上称体重,44公斤、48公斤、49公斤……尽管一个寒假体重涨了近10斤,但看到电子秤上的数字不断增长,是她每天最开心的事情。

手术后全力准备中考

班主任徐晓宇说,陈羽杨是她的左右手,她性格阳光开朗,平时学习认真刻苦。陈羽杨为父亲捐骨髓的事没有告诉学校任何人,陈羽杨请假说要上医院体检,她才知道这是要为父亲捐髓。即使这样,她每天依然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日常学习和工作,甚至老师有时候让她多做一些工作,她也总是微笑着答应。“她才14岁的年纪,瘦弱的双肩却要承担拯救家庭的责任,让人心疼和感动……”

学校领导获知情况后,减免了陈羽杨毕业之前的午餐费用。每天的家庭作业,老师们对陈羽杨的要求是可以少做或不做。可陈羽杨从不找借口,总是坚持做完作业再休息。

“还差0.2公斤,我的体重就达标了,终于能为父亲捐骨髓了。”3月4日下午,汉口长港路红光小区一栋居民楼内,陈羽杨在称过体重后,欣喜地告诉记者:距离患白血病的父亲骨髓移植还有1周时间,她有信心再多吃一点,在手术前让自己体重达到50公斤,手术完成后好好补习功课,中考考出一个好成绩。(图源网络)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