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星故事56】李小燕:我爱你 所以我背着你走了1600公里
人物素描:
李小燕是一名留守儿童,家住四川省仪陇县思德乡,今年17岁。父亲右腿截肢,行动不便。母亲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病情不定时发生。祖母体弱多病,仍要坚持劳动。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李小燕懂事就特别早。父亲行走,需要拐杖,她就主动给父亲拿来;母亲发病,她就主动担当家里的“哨兵”,报告母亲的动向;祖母下地劳动,她就主动给祖母打下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两年祖母身体也不好,小燕背着祖母去看病,前后四年,总里程1600多公里。
留守女孩
什么农活都干,是个“小大人”
桃垭村,是位于仪陇县思德乡比较偏远的一个村子,小燕的家在一个住着六七户人家的大四合院。最近几年,陆续有人家在镇上或城里买了房,搬出了大院,最终院子里只剩下小燕和周淑芳两家人。
从记事起,李小燕就感觉到自己的家庭很特殊。父亲右腿截肢,行动不便。母亲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病情不定时发生。祖母体弱多病,仍要坚持劳动。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李小燕懂事就特别早。父亲行走,需要拐杖,她就主动给父亲拿来;母亲发病,她就主动担当家里的“哨兵”,报告母亲的动向;祖母下地劳动,她就主动给祖母打下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到了上学年纪,她读书非常用功,用一张张奖状赢得了父母和祖母的开心与快乐。
“你莫看起她年龄小,干什么都可以,挑粪、打谷子、栽秧……就是个小大人。”周淑芳对这个懂事的堂侄女,赞不绝口。
随着祖母年老体衰,疾病缠身,家庭经济愈来愈捉襟见肘,父亲不得不带着母亲外出在成都打工,挣些微薄的收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李小燕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柔嫩的翅膀上,一只系着家庭,一只系着读书,在学校和家庭来来回回地飞翔。
祖母年逾七旬,患有腰椎盘突出和骨质增生病,且愈来愈严重,后来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李小燕就运用从小从祖母那里学来的劳动知识,接过祖母的劳动担子扛在自己稚嫩的肩上。每周周末,她要扛上锄头走向菜园,挖地,开窝,播下蔬菜种子。或者挑着农家粪,在田坎地埂上颤颤悠悠地行走,给正在生长的蔬菜施肥。有成熟的蔬菜就要采摘回家,让祖母吃上鲜嫩可口的时令蔬菜。
为了让父母在外安心打工,李小燕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祖母。从学校一回家,李小燕就亲切地问候祖母,给祖母捶捶背,揉揉肩,讲讲学校的新鲜事,逗祖母开心。在祖母的心里,这个孙女儿就是自己的开心果。用祖母的话说,只要孙女一回家,自己的病就好多了。祖母到了吃药的时候,她会细心地拿药,恭恭敬敬地递上开水。祖母需要煎中药,她会迅速地在锅里放药、加水、生火,并将滚烫的中药吹冷再递给祖母。每周周末,她要为祖母换衣服,洗衣服,让祖母穿得干干净净;要为祖母洗头,洗脚,剪指甲,擦身子,让祖母一身清清爽爽;还要为祖母准备一周的生活,比如打米、捡柴、挑水等等。
背奶奶看病
第一次背, 每走10米就要歇一下
小燕第一次背上奶奶,是一个红薯成熟的季节。那年,她14岁,奶奶马明德76岁。那是2015年下半年的一天,当时,小燕在思德乡场镇念初二,寄宿生,周一早上去学校,周五下午回家。有个周五,小燕放学回家,发现奶奶生病了,无法起床。
小燕决定背奶奶去乡卫生院检查。“你怎么背得起哟。”马明德有些担心。“我试一下嘛。”小燕和邻居搀扶着奶奶下床,然后蹲在地上,让奶奶趴在自己的背上。乡卫生院距家有5公里左右,屋后的村道当时还没有硬化,是一条泥土路。陪着婆孙俩去医院的,还有小燕的大妈周淑芳,“我虽然是个大人,但我身体不好,背不动她(马明德)”。
这是小燕第一次感受到奶奶趴在自己背上的重量。出门,右转,经过一段小路后,又是一段上坡路。“走不了几步,腿就开始发抖,特别是上坡路。”当时只有14岁的小燕,背着奶奶,每走10米左右就要将奶奶放下来休息一阵。“平路要好些,我可以扶着她走,但上坡路就不行。”小燕说,一路上不知道歇了多少次。周淑芳仍记得,医生看到小燕背着奶奶出现在医院门口时的惊讶表情:“这个丫头哦,怎么把奶奶背来了的?”
经检查,马明德患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经过治疗后,病情逐渐好转,但偶尔干活太累,病情又会加重。马明德的腰椎间盘疾病时不时发作,痛得厉害时,只有就医。大多数时候,她会选择孙女周末放假回家时,由孙女陪着她去医院。“没法走,上坡路就要她背,她还这么小,看着都不忍心。”马明德说,“你说背了多少次?无数次了,只要她在家,我生病了,都是她背”。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小燕已习惯了奶奶趴在自己背上的重量,背奶奶就医,休息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
像这样背祖母、扶祖母看医生,或者请医生到家给祖母治病,四年里不低于200次,行程不低于1600公里。
孝顺女孩说
小时候奶奶照顾我,现在我照顾她
“奶奶这辈子不容易,做孙女的替父尽孝是应该的。”小燕说。
去年,小燕到仪陇老县城上高中,每个月月末才能回家。还好,奶奶现在丢掉了家里的农活,仅仅种了一点自家吃的蔬菜,这让小燕放心了一些。放假在家时,如果奶奶生病了需要看医生,小燕还会像以前一样,背着奶奶到屋后的公路上。自从土路变成水泥路后,她可以提前打电话通知车子开到屋后,这让她背奶奶的距离大大缩短。如果自己不在家,奶奶打电话叫了车子后,也可以提前慢慢走到公路上等车。
小燕替父尽孝的举动在当地被很多人所熟知。今年年初,小燕还获评仪陇县第三届孝老敬老爱老“十大孝星”。“我和两个姐姐都是奶奶带大的,奶奶对我们很好。奶奶小时候照顾我,我现在要照顾好她。”小燕说,以前两个姐姐都会帮着奶奶干农活,现在她们外出打工了,自己要照顾好家里。
小燕记得,小学四年级时,她在一次课间玩耍时摔伤了腿,在床上躺了两个月,每天都是奶奶细心照顾她,“小时候,是奶奶把我背在身上,心里挺温暖的。现在我把奶奶背在身上,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重量,更重要的是一种暖暖的亲情”。(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