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孝心大使】张建霞:孝心儿媳捐肝救公公
编者按:
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首届“传承好家风·中华小孝星”华人少年家风榜样学习行动将于5月29日盛大启幕。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主办的中华善德网、善德文化委员会从全国范围内寻找到十位孝德榜样人物,即日起,中华善德网全媒体矩阵同步推出“十大孝心大使”系列报道。
“十大孝心大使”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年龄,拥有不一样的孝亲故事,但都跳动着一颗孝善的心。他们将在“传承好家风·中华小孝星”启动仪式上受到表彰。我们期望,这些榜样的力量,能进一步唤起广大青少年对于孝德文化的尊崇与敬仰,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践行孝道传统美德,倡导中华民族孝悌忠信的社会风尚,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孝道文化风采。
孝心大使所在地:河北省行唐县
孝心大使素描
张建霞,女,1982年生,共青团员,河北省行唐县龙州镇西关村村民。 2007年4月的一天,张建霞的公公被医院确诊为早期肝癌。因为等不到肝源,只有选择亲属做活体肝移植。两个儿子都因为与父亲血型不同,不能做手术。为救患肝癌的公公,血型与公公相同的她毅然捐出大部分肝脏。张建霞献肝救公公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她先后被评为县“十大孝子”、 县“三八红旗手”、市文明公民标兵、“感动河北”十大人物、“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十大道德楷模”。
孝德语录
·有爸在,才是一个完整的家。我嫁过来,就是这个家的人,我要救爸爸。”
·丈夫的父亲也就是我的父亲,公公得了病,丈夫力不从心,就让我替丈夫尽这份孝心吧。
·即使只有一线希望,我们做晚辈的也应该尽力尝试一下,我爱我的丈夫,我爱这个家,我不希望这个家有一点缺失。
孝行故事——
孝心儿媳捐肝救公公
2007年4月的一天,张建霞的公公被医院确诊为早期肝癌。这对一个幸福安定的家庭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为了给公公治病,张建霞和丈夫领着公公去了北京301医院,医生告诉他们,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是肝移植,但要等待有配型合适的肝源。丈夫和弟弟的血型 都是A型,而公公的血型是O型,就在一家人因肝源问题一筹莫展时,平时连说话都柔声细语的建霞却勇敢地瞒着家人做了化验,在确定能为公公做肝移植时,她平静而坚决地对丈夫和婆婆说:“用我的,我是 O 型血”。 丈夫和婆婆都不同意,“她自己的父母都已年迈,儿子还小,怎么能让她来。”公公也坚决地摇头:“不行,天底下没有这样的事,宁可不治了,回家等死,也不能让儿媳妇捐肝”。建霞劝说:“爹、娘,别人能捐,我就能捐,我年轻,恢复起来也快,你们不同意,就是不把我当自家人。如果因为没有肝源我爹不在了,我能给爹捐却没捐,一辈子也不会心安的。”主治医生了解情况后,怕张建霞背上过重的“道德包袱”,曾单独找过她:“如果你不愿意,我们可以找到‘合适理由’取消捐肝手术。”看上去文弱的张建霞却非常坚定:“有爸在,才是一个完整的家。我是这个家的人,就有义务救爸爸。” 在建霞的坚持下,全家人终于同意建霞为公公捐肝,但公公本人不同意,张建霞就一次次安慰公公,让老人家放心手术。
事迹感人诠释孝道精神
2007年6月14日8时,一场罕见的“儿媳妇给公爹捐肝”的手术在北京某医院举行,张建霞静静地躺在手术台上。经过9个多小时的煎熬,她近70%的肝脏被成功移植到公公体内。当张建霞的肝脏在公爹的体内“复活”,并开始工作时,处在死亡边缘的公爹重获生机。手术后,张建霞忍受了巨大的痛苦,术后身体虚弱到极点,夜夜难眠,曾因倒流管脱落,胆汁流到腹腔中,承受巨大的痛苦。
张建霞以实际行动谱写了孝老、敬老、爱亲、救亲的人间大爱。30多家媒体先后报道了张建霞献肝救公公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以张建霞为原型的电影《大孝儿媳》也已上映。张建霞认为,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的关怀与支持,给了她巨大的精神支持,更让她坚信“好人一定有好报”。
投身公益 关爱家庭
现在的张建霞,积极投身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中,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孝敬父母是幸福的事。“我希望尽一份绵薄之力,用爱去温暖身边更多的人。”从事旅馆经营的张建霞不仅讲孝顺,而且重信义。几年间她拾到十几部手机、5万多元现金,还有一块价值2000余元的手表,全部归还失主。手术后不久一次到北京301医院复查时,她在医院捡到一个皮包,里面有身份证、银行卡及1万多元现金。她不顾身体虚弱,坚持在原地等了近一个小时,把失物原封不动的还给了失主后,她已经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了。2009年8月,在张建霞的帮助下,一名走失的孩子重新回到了爸爸妈妈的身边。
建霞曾经说过:“我爱我的丈夫,我爱这个家,我不希望这个家有一点缺失,丈夫的父亲也就是我的父亲,公公得了病,丈夫力不从心,就让我替丈夫尽这份孝心吧,这也算是上天给我这个做儿媳的孝敬长辈的一次机会吧”。这一番真情的话语,道出了一位普通农家妇女博大的情怀,一次善意的举动,彰显了新时代女性崭新的风貌。“尽管公公已不在了,但我不后悔当初的决定,至少让公公在亲人身边多留了几年。”张建霞说。张建霞现在怕婆婆一个人闷得慌,经常陪婆婆睡,对婆婆的照顾也更加细心。
“每天看着老人开开心心,爱人精神焕发,儿子活蹦乱跳,自己健健康康,我就觉得家庭美满、幸福。”她开心地笑了。
善德短评:
为了挽救公公的生命,她决定进行捐肝手术。她明白自己的决定就是公公的生命,自己的坚强就是全家的希望,面对术后巨大的痛苦和家庭的经济窘境,她用乐观和坚强去面对。在这个重大的人生抉择面前,张建霞善良的人性光辉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现。
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2018年5月29日,由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中华善德网面向全球华人少年开展“中华小孝星--华人少年家风榜样学习行动”将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启动仪式。
届时,“中华小孝星”组委会将通过权威机构、权威媒体、互联网平台、官方活动阵地、落地活动等形式推广《中华新礼乐·少年咏孝篇》学习作品,并举行“中华小孝星·世界好榜样”激励学习活动。华人少年可通过中华善德网、中华善德网官方微信、新华网等媒体上传的视频进行学习,或在持续全国37天的“百城千场学习行动”中现场学习,参与报名。
通过省市海选、面试复选等环节,最终推选出100名优秀少年组成“中华孝心少年国际访学团”,集中开展为期7天的礼仪、外交训练,编排《中华新礼乐·少年咏孝篇》。最后随同“国家文化交流团”前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交流场合,与海外华人华侨子女一同学习展演《中华新礼乐·少年咏孝篇》。
(来源:中华善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