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星故事07】王丹 笑容和孝心一样美

编辑:车前

人物素描:

王丹,女,吉林人,因为妈妈常年卧病在床,2010年时,不堪重负的爸爸离家出走。父亲离开后,饱受生活磨砺小王丹孝母更专、不弃不离,其孝行感动了所有见知者。后来,王丹的事迹被央视报道,成为2014年全国10位“最美孝心少年”之一,那年她14岁。

0001.jpg

20年后的你会是什么样?

孩子们回答这个问题,答案肯定是千奇百怪,但像王丹这样的回答估计不会太多。2015年,老师问她这个问题时,14岁的她告诉老师,20年后,她会是一个好厨师。为什么要当厨师?她的理由让人心酸,“我没吃过好吃的,我想把最好吃的做给妈妈。” 和妈妈相依为命的她,偷着打工、捡废品,帮妈妈分担家务。在她眼中,“有妈妈的地方就有最美的风景”。

2015061510221967801.jpg

爸爸离家 母女俩艰难度日

王丹的妈妈乔春蓉身体一直不好,以前一家三口靠王丹的爸爸打工为生。2010年,因不堪家庭重担,爸爸离家出走,王丹和妈妈一下子断了生活来源,一直卧床的乔春蓉不得不硬撑着病体打工维持家用。 那年冬天,母女俩连烧炕的柴火也背不回来。“姑娘看我冷,还逗我说,‘如果再这么冷下去,我就是第二个卖火柴的小女孩。’”乔春蓉提到女儿受到的苦,心里十分愧疚,“她是笑着和我说的,怕我心里难受。”

0003.jpg

偷偷打工 一星期挣了47元

乔春蓉经常头疼,腰和气管也不好,但是她舍不得拿出几百元钱去检查,难受了,就吃几片去痛片挺一挺。有一次,她帮邻居扒苞米,10个手指甲都变成了青紫色。王丹什么也没说,趴到妈妈的腿上,盖住了脸。 2011年夏天,她昏倒在打工的地方,王丹担心妈妈的身体,偷偷跟着邻居找到一家绢花店,哭着求老板给她找点儿活。 那个暑假,王丹每天早早出门,傍晚才回家,每次回家小脸都是红扑扑的。妈妈问她去哪了,她总是说,去同学家玩了。 其实,她一直在绢花店打工,每天扎四五百朵绢花,两朵三分钱,干了一个星期,她挣了47元。当王丹兴冲冲将工钱交给妈妈时,乔春蓉生气了———她是跟自己生气,她是心疼女儿。

0004.jpg

不怕得病 就怕妈妈难过

2011年冬天,王丹不断流鼻血,开始以为她是上火,乔春蓉给王丹吃了几片去火药,但不好使。后来王丹身上出现红色血点,乔春蓉害怕了,赶紧领着女儿去看病,最后确诊为过敏性紫癜。 看着女儿生病时的样子,乔春蓉别提多心疼了。“她那时候鼻子一直流血,止不住,就和我说,‘妈,如果我死了,你别想我’。” 她不怕死,却怕妈妈难过。“一开始我不害怕,想到妈妈会难过,我就害怕了。而且妈妈还到处去借钱,我觉得妈妈特别不容易。”王丹哽咽着说,后来妈妈劝她,不让她放弃,让她坚强,说今后她长大了还要养妈妈。 乔春蓉凑到了3000多元钱,领着王丹去医院看病,病情才逐渐康复。

2015061510243684662.jpg

吃到一盘酸菜都很高兴

王丹升入初中后,费用更高了,妈妈硬撑着去工作,三天两头犯病,王丹就帮忙洗衣做饭,分担家务。 村民烧火后把炉灰扔到道边,雨水将炉灰冲走,隐藏在炉灰中的小铁片、钉子就露出头来。每次雨后,王丹总拎着小口袋,穿着拖鞋到村路上捡废品。 “几次下来就能捡半小袋,能卖几毛钱。”王丹说,这样凑到几块钱,家里就能买盐了。 母女俩什么菜便宜就吃什么,餐桌上基本就是三道菜:豆角、茄子和土豆,最困难时,甚至连一斤豆角的钱也拿不出。2012年春节,妈妈炒了一盘酸菜,可把王丹高兴坏了。 

2015061510231829744.jpg

接受采访 最想谈的是妈妈

王丹有一位邻居在吉林市红十字会工作,他把王丹的事迹上报红十字会,母女俩的故事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在央视2015年办的“寻找全国最美孝心少年”活动中,王丹和其他来自全国各地的9名孝子,获得“最美孝心少年”称号,记者纷至沓来。在接受采访时,王丹一直不太说话,但是提到妈妈,她的话突然多了起来。“在我眼中,妈妈是最重要的!等我长大了,要更多地为妈妈着想。”王丹很心疼妈妈,但是无奈年龄还小,无法替妈妈分担更多,她说,“我想长大,但不想成为大人,因为我要是大人,妈妈就老了。”(图源网络)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