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星故事20】胡亦翎:为父休学 她只求一辈子心安
人物素描:
胡亦翎(化名),1996年出生,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百江镇小京村人,姐姐外嫁,妈妈离世,平时呆在家里的只有她和父亲。2016年上半年开始,她父亲就一直生病,腰椎间盘突出的疼痛常折磨的父亲痛苦不堪;后来,她的父亲又检查出了肝癌晚期。为了照顾父亲,已是大一学生的胡亦翎向学校提出休学一年,并找到了一份可以维生的工作。她说:“无论如何也要救爸爸”。
最怕接电话
胡亦翎原本一家四口,生活安稳。5年前她姐姐外嫁,8年前妈妈离世后,平时呆在家里的就只有她和父亲了。2016年,20岁的胡亦翎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上了大一,患有腰椎间盘突的父亲也从这一年上半年开始病情开始加重,她每接到父亲的电话,总能从电话里感受着父亲那种难忍的病痛。后来,只要是晚上,手机响,她就会发抖,因为她怕那是爸爸打来的。听到电话另一头父亲的呻吟,她心如油煎。
休学找工作
进入大学没多久,为了照顾瘫在床上已经没法干活的父亲,她收拾教室、寝室的东西,还了图书馆的借书,然后哭着交了“请求休学”的申请——这一页纸曾夹在她的英语读本里好多天。他说:“爸爸生病后,我每年两万元的学费和生活费就断了来源,我一个人休学,身边所有人就都轻松了。”一则她计划自己去赚钱负担学费,二则可以就近照顾父亲。很快,她的英语基础得到了桐庐一家制笔公司的认可,报关、跟单,月收入大概2300元。回忆休学后的日子,她说:“从公司到家里大概半小时,那段时间,我经常看到爸爸会笑。”
七年的本科
她很爱读书,也很爱自己的课堂和同学,但为了在父亲床前尽孝,最后却不得不选择了休学。曾有人问她:“为什么不选择半工半读?难到真的非休学不可?”她说:“我是去年6月休学的,我要休学的时候,辅导员、校长都来安慰我并试图帮助我,但我觉得,暂时离开学校是最佳选择。”到现在,她已“休学侍父”两个学期。原本以为通过一年休学就能攒下足够的钱,负担自己一年的学费和爸爸一年的医药费,这样她就可以在读完大二后再休学一年——以此类推,她以为,可以用7年时间读完原本四年的大学本科。
父亲癌晚期
今年3月,她父亲被查出肝癌晚期:脾脏肿大,肝硬化,肝静脉曲张,胆结石,胆囊炎,双肾患有肿囊。父女俩在杭州多个医院转,十几天用完了这个女孩攒了9个月的钱。她说那个时候好艰难,爸爸似乎知道了病情,满眼愧意,医生除了告知病情还催促她交费——没有人知道她口袋里只有几元钱,连第二天父亲的早餐都不够。亲戚家的情况和他们大抵差不多,但大家还是尽力在凑,外嫁的姐姐更困难。“我来回在公司老板面前走了多次,最后才开口。不敢多借怕以后还不清,第一次借了5000元。”
只能陪爸爸
为了省钱,父亲否掉了总费用超过50万和费用将近30万的两套治疗方案,坚持要从杭州的大医院转到桐庐分水的小医院,只希望医生能控制他的疼痛感。8年前因为医治母亲的肺纤维化,家里欠下10余万债务,尽管文化程度不高的姐姐一直在还,但直到这一次父亲“出事”,家里还有4万多元的债务没有还清。她说:“爸爸只是不希望我欠下太多债吧。”对于未来,她说:“开始我想救爸爸,现在我只能陪爸爸,多陪一天都是好的。”言此事时,胡亦翎低下头去显得更加娇小,极小的声音里带着哭腔。
一辈子心安
几乎医院里的每一个医生都认识胡亦翎,因为他们总能在下午5点半到次日早上8点的时间段内看到这个姑娘:扎着短马尾、裙子、一双平底鞋。对于父亲的病,主治医师朱立春表示:“病人一直拒绝各种介入性治疗,引发了严重的并发症、体内多处出血,病情很严重!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减轻痛苦。”面对难以挽救的病情,曾有不止一位大夫劝她不要放弃上学,但她坚持要陪爸爸走到最后。她说:“休学就是求这一辈子心安与平和,以后可以找机会再读,孝,等亲人不在时是没有办法弥补的,陪侍爸爸的女儿是幸福的。”
呼吁的回响
目前,胡亦翎的情况受到了越秀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学校领导探望胡亦翎的父亲并了解生活情况,同时代表学校送去了慰问金,越秀资助管理中心的老师也极力配合后续的全额助学贷款。学校师生也在看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主动提出资助和协助的意愿,学校已经联合浙江在线发起线上捐助活动,截止7月28日前已募捐五万余元。更有超过百名社会热心人士通过媒体找到了胡亦翎,献出了自己的爱心款物;表示,一定要给这种孝行点赞,要帮助这种孝行走得更远。有网友留言,引舒婷的《一切》写到:“不是一切呼吁都没有回响;不是一切失却都无法补偿;不是一切深渊都是灭亡;不是一切灭亡都覆盖在弱者头上……”(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