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孝·百家】中国传统文化“孝”和“百善孝为先”

编辑:啸阳

论孝百家.png

让传统美德拥有“时代特色”

传统孝道美德怎样拥有“时代特色”?简单的“生搬硬套”显然不能解决我们今天面临的现实问题。

在与时俱进的今天,传统孝道赖以生存的土壤已悄然变化,在继承传统中做好传承与扬弃,在与时俱进中做好发展与创新,“孝文化”才能源远流长。不论是“当代二十四孝”的可亲、可敬、可学,各地孝道红黑榜“一票否决”的探索,还是写入孝道的村规民约、蓬勃发展的孝文化产业,不论是尊老志愿服务的“私人定制”、孝心儿女的“群众海选”,还是“教爸妈用微信”、带父母去旅游的时尚孝心表达,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孝”德新实践,都让孝道美德拥有了今天的“时代特色”,也是传统美德推陈出新的有益探索。

让孝敬美德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基因”,通过与时俱进的转化,以孝敬切入,开展爱国、廉洁、社会公德、诚信、和谐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孝道文化.jpg

孝,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助推剂”

无论你我,凡是有良心的人,都在也都要尽着孝。“孝”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话题,也是儒家文化的精髓所在,百善孝为先,反哺与回报父母,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良知本性,是对父母本能的情感表达,也是最具“中国味”的“传家宝”,无论国人延续到哪一辈都不能丢弃。

但没有什么是经久不变的,世间万物若想长久,必须要“推陈出新”,“孝道”也如是。“古代二十四孝”中那些故事至今让人感动唏嘘并效仿之,但也有一些做法、形式在今天已不实用,近于愚孝。在与时俱进的今天,传统孝道赖以生存的土壤已悄然变化,为了让“孝文化”与时俱进、焕发新意,必须要推陈出新,也唯有创新,方能更好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孝道具有辐射的作用和外推的功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这种对他人的推己及人的爱,以及对社会伦理秩序的遵守,最终转化为自己内心的道德规范,这是个体在社会中的道德自觉。“孝敬”教育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孝父母与爱祖国是一脉同源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孝敬父母与热爱祖国是殊途同归的,因为“父母之邦”即为祖国,很难想象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会热烈的爱着自己的祖国。所以,孝道可以唤醒公民的道德自觉,弘扬孝道文化,是培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助推剂”,这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有助益。(图源网络)

(原标题:中国传统文化“孝”和“百善孝为先”)

(来源:陕西慈孝网)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