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妈妈用画笔记录宝宝成长画面,绍兴方言元素受欢迎

编辑:仇池

[原标题:80后妈妈用漫画记录宝宝成长]

082501.jpg

有人选择用胶片记录美丽的瞬间,有人喜欢用文字倾注动人的故事,骆杨则选择用手中的画笔,用她所擅长的方式,并配上绍兴方言,记录生活中的点滴。

1984年出生的骆杨是一名插画爱好者,现在绍兴市区一家信息技术公司做网页美工。骆杨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今年3岁,她的很多漫画灵感都来自于她和儿子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并配上绍兴方言。事情虽小,但看后却令人忍俊不禁,会心一笑。除了宝贝儿子,骆杨的漫画中还涉猎很多题材,比如儿童故事绘本、越王句践故事中的人物、为同学好友绘制婚礼漫画等。

张爱玲说过:最好的材料是你所深知的材料。骆杨从这句话中感悟到,别人的故事总不够来得深刻,也只有经历过的才会引起思考。她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寄托在笔尖上,存于画纸中,用画画来记录生活。

082502.jpg

宝贝儿子是画中主角

近日,记者来到骆杨家,一台电脑,一个手绘板就是她的创作工具。创作的灵感因为有了儿子而源源不断,宝贝儿子面大王是她画中的主角。虽然平时工作较忙,但她还是找机会画画创作。每晚儿子熟睡后或是平时由长辈照看时,她就拿起画笔,怀孕分娩时的疼痛、儿子第一次叫妈妈、第一次蹒跚学步……各种日常生活中有趣的场面,都被骆杨用漫画配着绍兴方言记录下来。

记者看到其中有一张漫画是她儿子面大王和外公的对话,小外孙对外公说:“阿公,打牌好打搁,香烟勿好吃搁。”外公:“嘴部老咄咄。”骆杨说,外公爱抽烟,她和外婆经常说他,小孩子这个年龄正是学话的阶段,爱学大人讲话,感觉很逗,就记录了下来。还有一张漫画是画儿子大哭时的场景……像这样记录儿子成长点滴的漫画还有不少。骆杨始终认为,画画是件快乐的事,可以自由地沉浸在笔尖与画纸的创作中自得其乐。骆杨以她自己的方式记录下儿子成长的历程,希望有一天能出一本配上绍兴方言的漫画册。

082503.jpg

给亲友绘制婚礼漫画

虽然从小喜欢画画,画家的梦想曾在骆杨幼小的心灵中萌芽,但是受父母传统思想影响,读大学时她没有勇气迈开脚步选择美术类专业,而是选择了相近的工业设计专业,从未系统性地学过绘画的她从小就爱临摹《圣斗士星矢》、《灌篮高手》、《名侦探柯南》、《浪客剑心》等动漫,到后来的黑白手绘,再到尝试着自己设计角色,一笔一画勾勒的不仅是人物形象,也是梦想、努力和永不言弃。

工作之余,骆杨也会偶尔画画身边的同事,深得大家喜爱。一天,办公室的一位小姑娘找她,希望能给她画一幅卡通版婚纱照,印在婚宴的答谢卡上,后来在婚礼上反响不错。此后就不断有同学、朋友结婚来找她画,骆杨也乐意帮这个忙,用画笔记录亲朋好友们的幸福瞬间。后来,一些即将结婚的朋友还找到骆杨,让她制作以自己恋爱故事为内容的动画,在婚礼上播放,骆杨也尝试将漫画用flash制作成动画,都取得不错的效果。做这些,骆杨都是无偿劳动。

082504.jpg

为书籍设计插画

好的插画师不仅笔头好,还要会设计人物角色,骆杨第一次尝试设计角色是在2011年,骆杨父亲的好友推荐她为将要出版的《剑与胆》一书绘制插画。书中主要讲的是越王句践卧薪尝胆、东山再起的故事。骆杨设计并画出了句践、西施、郑旦、伍子胥等历史人物。“我以前一直不自信,不相信自己绘制的插画能够出书,能够发表。”骆杨说。好的插画可以大大提升整本书的“颜值”,这是一件头疼但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作为骆杨出版的第一本书,最难的并非是画,而是构思创作的过程。“构思的时间往往会比画画的时间更长,根据书中的内容来设定场景、设定人物动态。”骆杨说,插画更多是需要探索自己的风格。

有了出书的经历后,不少出版机构都相中了骆杨的能力和作品,向她抛出“橄榄枝”,邀请她绘制插画,有的是用作书籍的封面,有的则是作为内插图,出现在文字和页面之间。(图源网络)

(来源:柯桥日报)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