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经纬:十余年助学千名学子 铺垫信心与希望之路

编辑:柯林

“我家在农村,为了上学每天要走30里路,吃了很多苦才考上大学。我相信读书改变命运,希望更多家庭贫困的孩子有更多机会。”安徽马鞍山花山区国税局职工严经纬说。

严经纬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很重。为了父母的晚年幸福和孩子的教育,他从不乱花一分钱,一条浴巾用了十几年,生活十分俭朴。尽管如此,他还是每年拿出万元工资帮助贫困学生,并为他们奔走不息。

W020171220381905768391.jpg

严经纬正在残疾学生张小强(化名)家中回访。

捐资助学  希望工程的“好使者”

“严叔叔,你又来啦! ”2017年11月13日中午,马鞍山东城花园残疾孩子张小强(化名)家里传出喜悦的声音。

“我从网上买了一个新轮椅,今天刚到货,赶紧送过来,换了新轮椅你上学放学就更加方便了。”严经纬像家人一样走进小强的家中。残疾孩子张小强(化名)下肢瘫痪,爷爷患有帕金森病,父亲有精神残疾,极度贫困的家庭让小强的母亲失去了信心,离家出走一去不返。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微薄的低保金,起居要指望78岁的老奶奶照料。严经纬克服种种困难,四处奔走圆了小强的读书梦。现在,张小强已经上小学五年级了。这几年来,热心的严经纬为了他能好好读书,前前后后往学校和他家,不知跑了多少趟。

正在安徽大学读大二的陈林(化名),自小就被患重疾的父母寄养在姑父家。作为助学对象,从小学开始,每年“六一”儿童节,陈林都能领到严经纬亲手颁发的奖学金。寒暑假期间,严经纬还经常带他参加各类夏令营。在严经纬等人的悉心帮助下,陈林刻苦学习,发奋读书,2016年高考,他以566分的成绩被安徽大学录取。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只是严经纬常年资助孩子们的缩影。

W020171220381905804280.jpg

严经纬正在辅导留守儿童功课。

寒暑相伴  留守儿童的“好叔叔”

2005年,严经纬牵头成立了爱心助学公益团队——“1+1”爱心助学团队。12年过去,该团队已经发展助学志愿者两百余人,每年资助贫困学生近200名,志愿者们几乎走遍了马鞍山所有农村学校。经济资助、心理辅导、义务家教、法律援助、免费午餐、参观游览,甚至包括为受助孩子家庭寻找脱贫致富、走出困境的项目等,都是他们的志愿服务范围。

每个月,严经纬都要带队走访贫困生,不论路途有多远,也不管是酷暑严冬,每一个受助学生家庭都必须走到。近年来,“1+1”助学志愿者队伍越来越壮大,被救助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他们连续6年举办爱心公益夏令营,让数百名需要帮助的苦孩子走出家门,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暑假。他们还把爱心传播到了云贵山区和四川大凉山,资助了许多大山里的孩子。

此爱无言 铺垫信心与希望之路

“我从来不为自己捐了多少钱、救助了多少学生而自豪,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就是搭建了一个平台,让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到捐资助学的行列,同时影响了身边一群人,让他们对人生有了不同的规划和设想。”这是严经纬经常会说的一句话。

回顾18年来捐资助学的历程,有汗水,也有泪水,但是当他看到孩子们期待的眼神,所有的委屈在一瞬间都会烟消云散。

严经纬十几年如一日坚持捐资助学,他每年拿出万元工资资助贫困学生,10多年捐款达15万元之多;他在山区小学设立个人奖学金连续发放了13年,156名特困生得到了资助;他发动社会力量为患白血病、尿毒症的学生筹措医药费;他给苦孩子们送去了“免费午餐”;他创建民间助学团队,12年共资助上千名寒门学子,发放助学款140万余元。他的捐助给那些身处困境的贫困学生带去了信心和希望。

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能够坚持十几年,而且能够做得如此不凡,如此洒脱,实在是难能可贵。

此爱无言,筑梦希望。(图源网络)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