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抗美:那一刻起,我成了他的妈妈
66岁的刘抗美是一名退休职工,也是红十字会的一名志愿者。12年间,她将自己十几万元的积蓄都用在了助养10名伤残孤儿身上。她省吃俭用,不辞辛劳,把每一个孩子都当亲生骨肉一样的疼爱,精心照顾。她为孩子们写下了2000余篇成长日记,拍下10万余张照片记录孩子们的喜怒哀乐。她给予孩子们家的温暖,成为孩子们的“妈妈”。刘抗美说,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她会一直助养下去,因为孩子也给她带来了快乐。
“那一刻起,我成了他的妈妈”
伟大的诗人雨果曾经说过:“母亲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呢”。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有幸真切的体会到,比如孤儿,他们得不到母亲的拥抱。但有这样一个人,她却让孤儿懂得了什么是妈妈,这就是刘抗美。
谈及助养孩子的初衷时她热泪盈眶,“我的父亲1960年就去世了,他是烈士,那时我才7岁多……学校给我们姊妹七个免了学费,老师和同学也很关心我,但听到同学提起他们的爸爸,我心里会非常难受,那种滋味不经历难以体会。”
2005年5月8日,刘抗美在《辽沈晚报》上看到了一则福利院儿童的报道,萌生了助养一个孩子的念头,丈夫和女儿非常支持。
刘抗美说永远也忘不了11年前的那一幕。
她来到福利院时,小华月在一群孩子中孤独地站在边缘的位置,“当福利院阿姨说,小朋友们你们谁愿意跟这位阿姨走的时候,他冲过来一下子抱住我的腿……”
瘦小的体格,大眼睛默默地流泪。刘抗美仔细端详着眼前的这个孩子,真的太让人怜爱,“我当时就跟福利院工作人员说,男孩女孩无所谓,不选了,就他。”
那天,刘抗美的爱人破例从部队赶回家,为小男孩做了可口的午餐,又带他去商场从里到外换了一身衣服。在刘抗美一家的陪伴下,月月变得特别阳光、开朗。
助养2年后,男孩月被一对夫妇收养,直到现在他们之间还联系不断,有时会互相寄东西。而在这之后,助养,成了刘抗美割舍不下的情结。
刘抗美和丈夫与助养的孩子在一起
相机被藏进水桶不忍责备“淘气大王”
对于刘抗美来说,助养的三四岁的小孩子尽管多数时候都非常懂事,但有时因为年纪太小,很容易惹出点乱子。
“有一次家里的相机找不到了,整个屋子都翻遍了也没有。 ”刘抗美说,直到几天之后,小志作才跟她神秘地说,“妈妈我知道在哪……让我藏在水桶里啦! ”
刘抗美赶紧查看,发现相机果然在水桶里,一分析时间,被孩子扔进去得有7天了。“于是我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淘气大王’,特别活泼,总惹出点麻烦。”刘抗美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带着微笑,语气平和,“当时我也没生气,孩子嘛,年纪太小,还不懂事,不知道相机是比较贵重的,为什么要责备他呢?”“淘气大王”这个外号,还真名副其实。一次刘抗美和丈夫在长春与亲友聚会,“淘气大王”嬉闹时一下子弄翻了桌子,饭菜还没吃就扣在了地上。“我跟‘淘气大王’耐心地说,动作要小心,千万别碰坏了东西,这样大家会不高兴的。他很听话,之后在这方面好了很多,但一次不小心碰倒了一瓶酒,他赶紧去拿笤帚,跟我说‘妈妈我不是故意的,真是不小心碰倒的,以后注意’……”
刘抗美对助养孩子的耐心和好脾气,让很多身为父母的人自叹不如。
刘抗美与助养的孩子在一起
外孙出生也不放弃助养孤儿
三年前,刘抗美的外孙出生了。是给亲生女儿看孩子?还是继续助养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孤残孩子?
“女儿结婚有了孩子,见我还在助养福利院的孩子,说我不帮她带孩子。 ”刘抗美回忆这段“危机”的时候忍不住笑了,但在当时这可是个“大问题”,“我就劝女儿,你的宝宝有爹妈,有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多幸福;可助养的孩子呢?他们被父母抛弃,不该照顾他们吗?”
深明事理的女儿最终顺从了母亲的意愿。刘抗美继续助养孤残儿童。
刘抗美助养的10个孩子中,有8个男孩2个女孩。目前,9个孩子已被领养。“孩子们在新的环境里生活得很开心,我会经常关心他们的近况。”刘抗美说。
目前刘抗美助养的第十个孩子小英龙,还闹了个大乐子。“他管我女儿叫姐姐,管我女儿的孩子叫小弟,这下子辈分可乱套了!”刘抗美笑得很开心,“小孩子不懂得辈分,只看年龄来称呼,这份童真让我非常开心,如果身体允许,将来我会继续助养下去。”
刘抗美与助养的孩子在一起
12年兑现誓言无悔付出
把助养的孩子视为家庭的一份子,刘抗美夫妇常带孩子出去旅游。这些年去过长春、松原、查干湖、镜泊湖、北京、北戴河、南戴河、秦皇岛、杭州、苏州等很多地方。刘抗美很细致,她想到应该用笔和相机记录下孩子的生活点滴,将来等他们长大成人后,这都是宝贵的财富。她找来本子,有值得记录的事情都写在本子上,还把照片贴在上面。两口子估算,这些年给10个孩子拍摄不下10万张照片。
日记是一式两份的。在送走孩子的时候,刘抗美都会把一份《成长日记》送给孩子的养父母,“这些日记跟着孩子飞到了地球的那一边,等他们长大成人了,会知道地球这面有他们的根,有爱着他们的爸爸妈妈。”
2012年学会使用电脑后,刘抗美不再把《成长日记》写在本子上,而是写在电脑里,发布到博客等平台,“孩子们长大后可能比较适合看电脑,我也得跟上潮流。”
进入刘抗美的网易博客,大部分内容都是记载她助养的孩子们。没有华丽的言语,只有朴实简单的语句,她用孩子的口吻来写,将来孩子们读到时,就像在读自己的回忆录,不过有点陌生却又非常熟悉。
去年1月中旬,刘抗美爱人心脏病复发,住院期间,刘抗美收到美国发来的电子邮件。原来,她助养的第二个孩子亮亮(化名)的美国父母,要带亮亮到广州儿童福利院再收养一名孤儿,希望在广州与刘抗美夫妇见面。夫妻俩硬是临时办理了出院手续,只为见孩子一面。分别9年后,刘抗美一家终于和亮亮在广州见面,虽然亮亮已忘记中文,但她见到刘抗美就跑过来紧紧地拥抱,还说明年要学中文。
12年来,刘抗美助养了10个残疾孤儿,为孩子们写下了2000余篇成长日记,拍摄了10万张生活照片。孩子们离开了,但刘抗美记得他们的故事,记得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光,记得他们分别时的模样……
荣获“感动沈阳”杰出人物
有人问到刘抗美为什么会助养这么多孤残儿童时,她说,“之所以有助养孩子的想法,是因为我小时候受过很多人无私的帮助。我退休之后,有时间有能力照顾好一个小孩,为什么不去做呢?为什么不回报社会呢?”
2018年1月31日,沈阳盛京大剧院里的追光灯依次亮起,66岁的刘抗美女士站在2017年度感动沈阳颁奖典礼的舞台上,她的事迹、她讲述的点点滴滴感动着每一位观众......
十二年来,她展开双翼,为残疾孤儿撑起最美天空。她隐起身形,默默祝福远去的骨肉亲情。祝福刘妈妈,也希望每一个孤独的孩子,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找到自己的家。(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