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抗美:那一刻起,我成了他的妈妈

编辑:拉布

66岁的刘抗美是一名退休职工,也是红十字会的一名志愿者。12年间,她将自己十几万元的积蓄都用在了助养10名伤残孤儿身上。她省吃俭用,不辞辛劳,把每一个孩子都当亲生骨肉一样的疼爱,精心照顾。她为孩子们写下了2000余篇成长日记,拍下10万余张照片记录孩子们的喜怒哀乐。她给予孩子们家的温暖,成为孩子们的“妈妈”。刘抗美说,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她会一直助养下去,因为孩子也给她带来了快乐。

12年来,刘抗美助养了10个残疾孤儿.jpg

“那一刻起,我成了他的妈妈”

伟大的诗人雨果曾经说过:“母亲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呢”。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有幸真切的体会到,比如孤儿,他们得不到母亲的拥抱。但有这样一个人,她却让孤儿懂得了什么是妈妈,这就是刘抗美。

谈及助养孩子的初衷时她热泪盈眶,“我的父亲1960年就去世了,他是烈士,那时我才7岁多……学校给我们姊妹七个免了学费,老师和同学也很关心我,但听到同学提起他们的爸爸,我心里会非常难受,那种滋味不经历难以体会。”

2005年5月8日,刘抗美在《辽沈晚报》上看到了一则福利院儿童的报道,萌生了助养一个孩子的念头,丈夫和女儿非常支持。

《二百多孤儿母亲节里找妈妈》的新闻.jpg

刘抗美说永远也忘不了11年前的那一幕。

她来到福利院时,小华月在一群孩子中孤独地站在边缘的位置,“当福利院阿姨说,小朋友们你们谁愿意跟这位阿姨走的时候,他冲过来一下子抱住我的腿……”

瘦小的体格,大眼睛默默地流泪。刘抗美仔细端详着眼前的这个孩子,真的太让人怜爱,“我当时就跟福利院工作人员说,男孩女孩无所谓,不选了,就他。”

那天,刘抗美的爱人破例从部队赶回家,为小男孩做了可口的午餐,又带他去商场从里到外换了一身衣服。在刘抗美一家的陪伴下,月月变得特别阳光、开朗。

助养2年后,男孩月被一对夫妇收养,直到现在他们之间还联系不断,有时会互相寄东西。而在这之后,助养,成了刘抗美割舍不下的情结。

刘抗美(左)与丈夫、孩子在一起.jpg

刘抗美和丈夫与助养的孩子在一起

相机被藏进水桶不忍责备“淘气大王”

对于刘抗美来说,助养的三四岁的小孩子尽管多数时候都非常懂事,但有时因为年纪太小,很容易惹出点乱子。

“有一次家里的相机找不到了,整个屋子都翻遍了也没有。 ”刘抗美说,直到几天之后,小志作才跟她神秘地说,“妈妈我知道在哪……让我藏在水桶里啦! ”

刘抗美赶紧查看,发现相机果然在水桶里,一分析时间,被孩子扔进去得有7天了。“于是我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淘气大王’,特别活泼,总惹出点麻烦。”刘抗美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带着微笑,语气平和,“当时我也没生气,孩子嘛,年纪太小,还不懂事,不知道相机是比较贵重的,为什么要责备他呢?”“淘气大王”这个外号,还真名副其实。一次刘抗美和丈夫在长春与亲友聚会,“淘气大王”嬉闹时一下子弄翻了桌子,饭菜还没吃就扣在了地上。“我跟‘淘气大王’耐心地说,动作要小心,千万别碰坏了东西,这样大家会不高兴的。他很听话,之后在这方面好了很多,但一次不小心碰倒了一瓶酒,他赶紧去拿笤帚,跟我说‘妈妈我不是故意的,真是不小心碰倒的,以后注意’……”

刘抗美对助养孩子的耐心和好脾气,让很多身为父母的人自叹不如。

最美妈妈刘抗美.jpg

刘抗美与助养的孩子在一起

外孙出生也不放弃助养孤儿

三年前,刘抗美的外孙出生了。是给亲生女儿看孩子?还是继续助养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孤残孩子?

“女儿结婚有了孩子,见我还在助养福利院的孩子,说我不帮她带孩子。 ”刘抗美回忆这段“危机”的时候忍不住笑了,但在当时这可是个“大问题”,“我就劝女儿,你的宝宝有爹妈,有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多幸福;可助养的孩子呢?他们被父母抛弃,不该照顾他们吗?”

深明事理的女儿最终顺从了母亲的意愿。刘抗美继续助养孤残儿童。

刘抗美助养的10个孩子中,有8个男孩2个女孩。目前,9个孩子已被领养。“孩子们在新的环境里生活得很开心,我会经常关心他们的近况。”刘抗美说。

目前刘抗美助养的第十个孩子小英龙,还闹了个大乐子。“他管我女儿叫姐姐,管我女儿的孩子叫小弟,这下子辈分可乱套了!”刘抗美笑得很开心,“小孩子不懂得辈分,只看年龄来称呼,这份童真让我非常开心,如果身体允许,将来我会继续助养下去。”

刘抗美.jpg

刘抗美与助养的孩子在一起

12年兑现誓言无悔付出

把助养的孩子视为家庭的一份子,刘抗美夫妇常带孩子出去旅游。这些年去过长春、松原、查干湖、镜泊湖、北京、北戴河、南戴河、秦皇岛、杭州、苏州等很多地方。刘抗美很细致,她想到应该用笔和相机记录下孩子的生活点滴,将来等他们长大成人后,这都是宝贵的财富。她找来本子,有值得记录的事情都写在本子上,还把照片贴在上面。两口子估算,这些年给10个孩子拍摄不下10万张照片。

日记是一式两份的。在送走孩子的时候,刘抗美都会把一份《成长日记》送给孩子的养父母,“这些日记跟着孩子飞到了地球的那一边,等他们长大成人了,会知道地球这面有他们的根,有爱着他们的爸爸妈妈。”

2012年学会使用电脑后,刘抗美不再把《成长日记》写在本子上,而是写在电脑里,发布到博客等平台,“孩子们长大后可能比较适合看电脑,我也得跟上潮流。”

进入刘抗美的网易博客,大部分内容都是记载她助养的孩子们。没有华丽的言语,只有朴实简单的语句,她用孩子的口吻来写,将来孩子们读到时,就像在读自己的回忆录,不过有点陌生却又非常熟悉。

刘抗美和她助养的孩子们.jpg

去年1月中旬,刘抗美爱人心脏病复发,住院期间,刘抗美收到美国发来的电子邮件。原来,她助养的第二个孩子亮亮(化名)的美国父母,要带亮亮到广州儿童福利院再收养一名孤儿,希望在广州与刘抗美夫妇见面。夫妻俩硬是临时办理了出院手续,只为见孩子一面。分别9年后,刘抗美一家终于和亮亮在广州见面,虽然亮亮已忘记中文,但她见到刘抗美就跑过来紧紧地拥抱,还说明年要学中文。

12年来,刘抗美助养了10个残疾孤儿,为孩子们写下了2000余篇成长日记,拍摄了10万张生活照片。孩子们离开了,但刘抗美记得他们的故事,记得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光,记得他们分别时的模样……

荣获“感动沈阳”杰出人物

有人问到刘抗美为什么会助养这么多孤残儿童时,她说,“之所以有助养孩子的想法,是因为我小时候受过很多人无私的帮助。我退休之后,有时间有能力照顾好一个小孩,为什么不去做呢?为什么不回报社会呢?”

2018年1月31日,沈阳盛京大剧院里的追光灯依次亮起,66岁的刘抗美女士站在2017年度感动沈阳颁奖典礼的舞台上,她的事迹、她讲述的点点滴滴感动着每一位观众......

2017年度感动沈阳颁奖典礼.jpg

十二年来,她展开双翼,为残疾孤儿撑起最美天空。她隐起身形,默默祝福远去的骨肉亲情。祝福刘妈妈,也希望每一个孤独的孩子,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找到自己的家。(图源网络)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