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陆军:山村“独臂老师” 撑起一片天空
用虎口和手掌握住相机,食指和大拇指夹住镜头的同时调节焦距,再用中指按下快门……依靠着独臂摄影的绝技,徐陆军为杭州富阳松溪小学的学生们拍下了数千张照片。
再过两个月,六年级二班的39位学生就要毕业了,作为班主任的徐陆军正在为他们准备一份特殊的礼物,“我打算把这些照片做成PPT,在毕业典礼上送给孩子们,让他们看到自己6年来的变化与成长。”
缺少了一只手的他已经数不清这是第几次送走毕业生了。从村小到新登镇松溪小学,他在自己的家乡做了24年的代课老师,以教室为船,以独臂为桨,在岁月长河中,摆渡着一批又一批学生。在学生心目中,他是“十项全能”。
走出伤残阴影,与命运抗争
今年48岁的徐陆军是富阳新登镇清泉村人。1987年,17岁的徐陆军在村里的砖瓦厂工作,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让他永远失去了右手——调试机器时,他的手被卷了进去,导致右手高位截肢。
灾难的重击,将他带入了人生的一段迷茫期。以前习惯了用右手,一下子换到左手,各种不适应、不协调随之而来,“一开始,拿筷子吃饭都很困难,更别说握笔写字,后来用了两三年的时间才熟练。”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在家里休养,因为空闲时间多,也读了很多书。”徐陆军回忆说,那段时间自己读了七八百本书,印象最深刻的是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可能因为命运有点相似,很有共鸣,这篇文章很打动我,也对我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对命运的残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1994年上半年,在朋友的介绍下,徐陆军进入昌东完全小学,成为一名代课老师。这是他教师生涯的开端,也是走出伤残阴影、与命运抗争的契机。
“起初教语文,后来因为学校的需要,改为科学和数学。”带着初为人师的喜悦,徐陆军努力克服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尤其是几何作图的时候不太方便,需要孩子们帮忙。”他逐渐爱上了这份职业。
学生们都很喜欢他,有什么心里话也都愿意告诉他
2012年,昌东完全小学被撤并入松溪小学,徐陆军也转入松溪小学担任数学代课教师。如今,他是六年级二班的班主任,班上39个学生一大半都是他从一年级带到现在的。
在学校里,大家喜欢亲切地称呼他为“阿陆老师”。提起他,从教师到校长都赞不绝口,“他几乎以校为家,和孩子们的关系也特别好。”六年级三班的金老师告诉记者,徐陆军每天最早到学校,周末也经常来加班。
每天早上7点钟,徐陆军的身影会准时出现在校园里,六年级二班的学生陆续而至,他便带着孩子们一起锻炼身体。“从一年级开始,我就要求班上的孩子们每天早上跑三圈,跳绳500下,他们的身体素质都很好。”徐陆军有些自豪地说。
走进班级,处处可以看到徐陆军和同学们一起花心思的班级文化布置。 班级名牌上放着集体照,旁边是班级的两句座右铭:“不求做到第一,但求做到最好!”和“‘想’要壮志凌云,‘干’要脚踏实地。”教室内外的墙上挂了好几幅徐陆军的摄影作品,里面的主人公就是班里的学生,有他们在运动会上的英姿,也有在户外踏青赏春的笑脸。教室后面墙上的黑板报贴着的则都是学生们的作品,有绘画也有文章。教室墙壁上还有各种徐陆军精心挑选的贴纸,代表着他对学生们的祝愿,比如“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奋斗的你”等。
在松溪小学校长袁立成眼里,阿陆老师不仅勤奋,教学成绩好,对待学生更有一套自己的办法,“学生们都很喜欢他,有什么心里话也都愿意告诉他。”
“课上是师生,课下是朋友”,徐陆军说,学生们可能是被自己的“孩子气”征服的。
六年级二班教室内外的墙上,你能看到不少孩子们的精彩照片,有他们在运动会上的英姿,有他们在窗边翘首企盼的背影,也有他们在户外踏青赏春的笑脸……“班上学生的照片,我已经拍了几千张。”徐陆军说。
为乡村小学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面向世界的窗户
阿陆老师不仅摄影好,象棋也很厉害。
2012年,徐陆军创办了一个象棋社团,从无到有,社团现在已经有35名学生,在各类比赛中榜上有名。去年6月,在富阳区青少年儿童三棋赛上,这个乡村小学一举夺得象棋第二名。
荣誉的背后,是阿陆老师日复一日地坚持。“每周只有一节拓展课,但下象棋需要有长期的练习,他就利用每天的午休时间指导孩子们下棋。”松溪小学副校长周立军告诉记者。
或许是因为书籍对他产生过深刻影响,徐陆军一直保留着爱读书的习惯,并孜孜不倦带着孩子们一起读书。他在班里开设了图书角,自费为孩子们买书,从儿童文学、名著缩写版到历史、科普书,时不时更新,并向孩子们推荐读物。在徐陆军的影响下,每天的早自习都成为了六年级二班孩子们的课外阅读时间。
在和徐陆军同一个办公室的松溪小学曾雯老师眼里,徐陆军除了有爱生如子的责任心,更是一个爱生活、懂生活的人,“和他同一个办公室,至少我们自己都不用养花了。”她笑着指着办公室里随处可见的绿色植物说,“他养了很多,到哪个办公室就把花草带到哪里。”
徐陆军是松溪小学的老师里最先开始养殖多肉植物的,在他的带领下,学校的很多老师都“伺候”起了多肉植物,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入行了”。
“这里大半圈的多肉都是我养的,大概有五六百盆吧!”徐陆军指着校园里的一个花坛说,正方形的花坛周长大约近30米长,除了一条边上摆着的是其他老师的多肉植物,另外三条边都是徐陆军养的。
除了养得特别好,徐陆军的多肉植物还有一个特色——花盆里都有写明种类的标签,这些标签都是他让学生写的。“一方面因为标签比较小,我自己写不是很方便;另一方面,让学生们写也是让他们认知这些植物,增长见识。”徐陆军解释说,过几天,他还打算带着学生们为多肉开出来的花进行人工授粉。平时,徐陆军也会带着学生一起搬花浇水,“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他还曾经分给班里学生每人一盆多肉,让他们带回家养。
在教育理念还落后的偏僻乡村,徐陆军,为乡村小学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面向世界的窗户。
利用课余时间带孩子们下棋,种花,阅读课外书……他用他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去学习,去探究,去体验,去热爱。
“和孩子们待在一起,并帮助他们成长,是很幸福的事。”徐老师这么说。(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