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金虎:用点滴平凡温暖一座城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种人,没有养尊处优的生长环境,却有一股勤劳致富、奋发有为的干劲;没有奢侈富足的生活条件,却有一颗助人为乐、不求回报的善心。谢金虎就是这样一种人,身为80后的他曾给远在汶川的灾区慷慨捐款,日常里免费给环卫工人提供早餐,他用点滴中的平凡之爱,温暖了一座城。
谢金虎(左)给环卫工人盛玉米粥
传承家训 乐于助人
谢金虎,1980年出生于宁城街道谢西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父母就教育他要多帮助别人。他总在邻居、朋友寻求帮助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1995年,谢金虎初中毕业,便到宁津县宾馆当了一段时间的学徒,而后到河北廊坊一家饭店做厨师,1999年回乡创业。
19岁时,谢金虎在宁津县城南环路开始经营起特色鸡胗店。虽然创业初始很艰难,但是他仍牢记“乐于助人”这一家训,秉持这份传承,在空闲时间主动帮助别人。在家时主动帮助邻居浇水灌溉,照顾生病的邻居老人等等。与此同时,由于他诚信经营,踏实肯干,鸡胗店受到越来越多顾客们的青睐,而后扩大店面规模,于2012年将店址搬到正阳路,并更改字号--柏源鸡胗店,经营至今。
奉献爱心 援助同胞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给汶川人民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有多少和我们一样幸福的家庭瞬间消失了,那几天里,谢金虎看到电视里失散的孩子、老人焦灼伤痛的样子很心痛。正当苦恼相隔千里如何给予他们帮助时,新闻上报道了各个地区募捐帮助灾区的相关信息。闻讯后,他先到广场的募捐处捐款500元,而后又到宁津县定点的银行账户打出善款1000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援了灾区人民。
爱心早餐 温暖人心
2015年元旦刚过,谢金虎一早来到店里开门,天还很黑,但环卫工人就已经在寒冷的街上打扫卫生了。看到他们的背影,他心中有个疑问:这些环卫工人都是中老年人,他们为了全县人民有一个美丽、干净的生活环境,早早的就出门打扫卫生,他们什么时候做饭呢?能吃上热乎的饭吗?面对这样的人们,我能做什么呢?谢金虎把这些问题告诉了大家,经大家商议后,决定免费为环卫工人提供早餐。
心动不如行动,谢金虎说干就干。3月21日,也就是农历“二月二”,谢金虎决定在这一天开始免费为附近环卫工人提供早餐。为了让环卫工人知道这个消息,他在自己饭店门口见到环卫工人就说“大爷大妈,到二月二那天早上来我这吃饭啊,我免费给大家做早餐。”消息很快在环卫工人中传播开来。到了二月二那天,60多名环卫工人半信半疑的来到了饭店。谢金虎和他的员工们热情地接待了环卫工人,为他们准备了软和的大馒头,可口的咸菜、炒菜,还有热腾腾的鸡蛋汤。环卫工人吃完饭后,习惯性地想付钱,都被谢金虎一一拒绝,他说:“这点早餐比起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算不了什么,要谢应该谢谢这个社会,谢谢党的好政策给我们个体户这么好的发展空间,让我有能力回报社会。”
从那天开始,谢金虎每天清晨5点多就开始为环卫工人准备早餐,附近的环卫工人7点半下班后正好能吃上热乎的早餐。有人问他,这件事你打算做多久?他说:“只要我有能力,我就一直做下去,直到干不动的那一天为止。”春夏秋冬四季轮转,而谢金虎店里热乎乎的早餐每天都有,平均每天接待环卫工人50多位。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坚持这样做的。在2015年,他坚持了一整年。2016年,他依旧坚持着自己的公益事业。从2016年正月初六营业至今,他每天都会早早起来,到店里和伙计们一起为环卫工人们准备免费早餐,提前将热好的馒头、玉米粥、咸菜准备好,亲自为每位前来就餐的环卫工人盛饭。这一坚持就是三年。
在自家店里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谢金虎考虑到环卫工人的年龄高、身体机能较差等情况,每逢节假日期间,他都会为环卫工们改善伙食,为环卫工们准备鸡蛋或者油条,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让环卫工吃得好一些。“能看见大爷大妈们在我们这吃的这么开心,我再辛苦也值了。”谢金虎说。
谢金虎在和环卫工人聊天。
平凡之爱 贵在坚持
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长时间坚持做好事。谢金虎常说:“有爱就有希望,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会让我在生活中收获快乐,实现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
因谢金虎长期坚持做公益事业,在2016年4月份,他被评为“宁津最美青年”,并于2016年5月份被授予 “德州最美青年”荣誉称号。
有一种平凡叫伟大,有一种坚持叫善良。每天早起一小会儿,每天多添一锅水,免费粥赠环卫工,马路有情天不老。谢金虎以一己之力饱腹一群人,温暖了一座城。(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