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强:从“慈善”到“公益”的修行之路

编辑:渔舟

任志强2_副本.jpg

从言辞犀利的地产界“任大炮”到专注公益活动的 “任小米”,66岁的任志强履行了“退休后会用80%时间做公益”的承诺。

由于多年来任志强一直担任北京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一职,且对中国地产素以言论“大胆”著称,故而大多时候,媒体想要跟他聊的都会是关于房价涨跌的事,即使他在2014年11月正式宣布退休之后。

但是,很多人忘记了,任志强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公益人。任志强和公益结缘要从上个世纪80年代说起,不过他将自己和华远公司早年间的公益捐赠经历定义为“慈善”,他认为从慈善到公益最好的发展形态就是通过社会公益活动,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从华远地产一把手的位子上退下来之后,任志强目前还担任着多重社会职务,与公益有关的有两个: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员发展委员会主席、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理事长。

从“慈善”到“公益”的认知升级

任志强对“公益”的认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早期大量“慈善”活动的学习积累,最终才走上了真正的公益之路。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他开始接触“慈善”。那时人们对于“慈善”的概念就是“学雷锋做好事”。

华远公司出钱配合做了一些大龄青年的联欢活动、音乐交流和春节期间的展销会,还有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个新生募捐做人工下巴。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任志强先后支持了中国桥牌、游泳、网球等运动,还大力支持了中国改革基金会、乐平公益基金等相关项目。

2004年,由原首创集团董事长刘晓光发起的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成立,任志强是从始至今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2011年,任志强与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联合创办了金融博物馆书院。如今“书友”已经遍布国内多个城市。

用任志强的话说,他从慈善到公益的认知过程应该包括四个层面:第一层级就是单纯的“给钱付出型”慈善;第二层就是从本质上提升认识,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到第三步就是给予受助方更大的发展空间,赋予其更多的权利;最后也是最好的发展形态就是通过社会公益活动,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阿拉善模式贵在“民主治理”

阿拉善SEE协会成立十三年来,已经发展了700多家(名)会员,在全国设立了12个中心。其中有3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他们通过各类环保提案推动环保立法,其中包括拒吃鱼翅、保护江豚、保护三江源等环保案例。

起初,协会通过会费形式筹集资金在阿拉善地区植树治沙,后来成立阿拉善SEE基金,将触角伸向更远的环保领域。任志强担任会长期间,将该基金从私募形式变更为公募基金。目前,阿拉善SEE基金已经是全国环保NGO组织里面最大的一只基金,2016年的公募额度达到9000多万元,预计今年突破一个亿。

任志强认为,民主的制度对公益组织的发展意义重大。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这个团体实际上是通过社会自愿的形式,实现了一套民主管理的方式。所有的会员都是选举的。会员是主人,可以不断地提出意见来参与到其中,然后进行修改。在这里,强调每一个会员的平等参与,“拿钱说事”行不通,沉下心来、投入精力才最被看重。

金融博物馆书院为“启蒙”而生

2011年7月,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推出第一期读书会,当时是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主持,刘晓光和任志强担任嘉宾。

现在一晃6年过去了,书院分支已遍布全国,并且完全免费提供社会讨论,通过一些企业家、经济学家、学者、外交家、小说家,把各种各样的知识普及给社会。

在任志强看来,读书会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启蒙。通过学习让大家认识到,我们的社会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我们的社会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制度,我们的社会需要如何去发展,它的本质是思想启蒙。

他特别强调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不是台上人给台下人一个标准答案,要通过独立思考去寻找市场的机会,然后去做一个努力奋斗的人,才有可能去创造一些条件使自己成功。

互联网时代知识信息的碎片化很普遍。任志强主张大家系统性地去读书,这样不容易被碎片化的知识所欺骗。他说,碎片式的知识就像鸡汤一样,每次给你选一句、两句的,就容易断章取义,就会比较麻烦。

“任小米”重在公益之心

“任小米”的种植是经过三年的反复试验后选择的一个节水品种,也被称为沙漠小米。小米使用的是滴灌技术,品种也是节水能力最强的,这就使得地下水位开始回升,将沙漠小米和绿洲节水结合起来,产生收入再通过SEE社会企业用于支持沙漠化治理,治沙的问题因此得以解决。

任志强提倡用系统性的思路来做环保。“要想办法在最基层解决农民贫富的问题,让他们的收入高于用其他方式获取利益的收入,既解决了收入问题,也解决了环境保护问题,这个社会才能正常运转。” 现在,“任小米”有十五六个合作社,但任志强坦言还没有把市场的销售渠道和其他一些问题都解决掉,正在努力的建设这些内容。比如说小米就只能熬粥吃吗?现在着手开始生产小米棒、小米饼,同时开始试生产蛋糕系列,把40%的小米做成蛋糕,采用不同的销售渠道。

任志强认为,社会企业是用盈利的方式,来帮助穷人、病人和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获得收益。社会企业要想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批有良心的企业家。

做公益会改变企业家的思维。“当一个企业家不去做赚钱的,而是去做可以赚钱,但有难度,并且赚了钱又不分配给自己,而是再次投入到公益当中去的‘麻烦事’,那就需要有公益之心。如果没有这种公益之心在背后支撑的话,你是做不成的。”

“公开透明”是公益组织的“魂”

任志强谈到,公益组织更要说实话做实事,有些人说的很虚,所以到底做的怎么样那就是个问号。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生态项目,现在可以落实到让大家查到每一棵梭梭在哪,“任小米”当然也是如此,你可以看得见东西,包括深圳红树林、云南蜂蜜等,都看得见在哪里,你可以任意去核实调查。

“公益组织一定要公开透明,否则没有人会给你捐钱。不是说捐了钱的人才有权质问你,而是没捐钱的人也有权质问你,因为他明天可能会成为捐钱的人。他通过质问完了以后,相信你了,他才可能带动更多的人来捐。”(图源网络)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