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梁俊唱了一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

编辑:啸阳

今年春节,央视综合频道推出创新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探索流行音乐与诗歌的结合,让诗词之美走进千家万户。其中,一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苔》被乡村教师梁俊和来自贵州山里的孩子们动情演绎,一夜爆红。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苔》· 清 · 袁枚

梁俊02.jpg

拥有的不多,也可以像牡丹一样绽放

梁俊老师说,想通过这首诗告诉这群山里的孩子们,“我们即使拥有的不是最多,但依然可以像牡丹花一样绽放,我们不要小看了自己”。孩子们最朴质无华的天籁之声唱哭了鉴赏团的老师们,也感动了电视机前的亿万中国人。

视频中,简单的旋律固然上口,天籁的童声固然动听,红扑扑的小脸蛋固然惹人喜爱,但更重要的原因,可能在于经典的诗歌演绎与背后的故事引发了人们的共鸣,映照出我们共同面对的更普遍的一种境况与精神。

对许多人来说,这首诗歌所以动人,是因为在孩子们身上看到了曾经弱小却不停奋斗的自己。“还记得为什么要唱《苔》吗?”“因为要让我们像牡丹一样勇敢地开放。”这是乡村教师梁俊与孩子的问答,其实也反映了许多人年轻时的经历:隐蔽而平凡地默默成长,如苔藓般不那么引人注目,却有着与牡丹同样的姿态,绽放自己的风采。

诗人穆旦曾写过,“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平心而论,相当一部分人并不拥有超越平均水平的资源和禀赋,“初始设定”都是普通人、小人物。从外在环境看,不是每个父母都能为孩子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大城市接受最好的教育,不是每个人都有可以借力的社会资源;从个人天赋来看,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天才的起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白日不到处”,是客观存在的情境。如一首歌所唱的,“你我皆凡人”,在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下,我们往往不得不暂时接受自己是平凡人的设定。

梁俊.jpg

尽管如此,“青春恰自来”,通过个人奋斗实现生命平等的价值,又是普遍的现象。前段时间,冒着寒冷天气和艰险山路上学、一头风霜的云南“冰花男孩”在网上很火,心疼之余,不少网友表示,“我们也曾是‘冰花男孩’”。春节期间,我回到父亲曾就读的乡村学校旧址。设施简陋,杂草丛生,橱窗里褪色的装饰画,让我感叹父辈们的青春里物质如此匮乏。不过,今日的他们虽依然平凡,却以自己的方式实现了人生价值。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父辈奋斗过的青春,我们也正经历着。不在最好的学校,就多付出一些努力;家庭经济状况不佳,还有自己的双手可依赖;求职道路没有“关系”,依然可以在笔试面试中突出重围……起点虽然如苔般卑微弱小,甚至没有阳光眷顾,但少年时的梦想,青年时为之付出的尝试与努力,乃至花开时的自信与从容,是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拥有的经历,也便是《苔》这首歌所以动人的理由。

同样动人的,还有人们对“苔花”的呵护与关照。“风一来,花自然会盛开”,是歌曲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对乡村的孩子们来说,支教教师就像催开花朵的风。教师梁俊谈及为何要唱这首歌时说,因为他自己也是从山里出来的,不是最帅的那一个,也不是成绩最好的那一个,就像潮湿角落里的苔,人们可能看不见,但它们也像一朵一朵的花,很美。从山里走出的教师,再次来到阳光不能完全普照的地方,守望着更多的苔花,他们的努力或许也如苔般微弱,但也能够照亮一张张小小的笑脸。

生若为苔,也会有自己的高光时刻

“这群孩子所拥有的资源是很有限的,可是他们却有着最纯真的爱。我也和他们一样,从山里走出来,不是最帅的,也不是成绩最好的,就像潮湿角落里的苔,人们看不见。但是他们如果被显微镜放大出来,就像一朵一朵的花,很美。”

梁俊01.jpg

梁俊骨子里的文人风骨让他坚信:读古诗,是为了更好地做一个现代人。于是,他尝试弹着琴,带孩子们唱着古诗,并一首一首把它们记录了下来。

“我发现,原来我也可以做些事情。‘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就是这首诗歌的意义。在我心中,大山的孩子们也一样,找到生命的价值,等待绽放出来的时刻。我觉得,这个比我们的外表更重要。”

梁老师给了孩子们希望的种子,这些种子在每一个孩子心里、生命中开出了美丽的花朵。“我们迟早有一天会离开乌蒙山,不能教他们一辈子,起码要让孩子们想我的时候,能够唱出这首诗”。梁俊老师怀揣着这一信念,为大山中的孩子们,谱写了一本最棒的教材。

“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生若为苔,也会有自己的高光时刻。(图源网络)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