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国安:让善行成为绿之韵人的一种习惯

编辑:柯林

慈,佛教常用语,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内容,备受历代禅师所推崇。中国佛教禅宗慈道有两部分组成,一个是慈善之道,一个是慈悲之道,二者相伴相生,互为作用而构成了中国佛教禅宗慈道。

慈善之道,也即以仁慈心修善行之道。中国佛教以“十善十恶”为准尺,明善辨恶并求改过积德,产生一种崇贤尚善的力量。我国古代倡导日行一善,就是每天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更多的人,让社会更加美好和谐。

胡国安01.jpg

2016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颁布实施,将慈善定义为“大慈善”,将价值定位于整个社会慈善意识的提升,进而实现公共伦理的发展和完善。《慈善法》的颁发实施,全面开启了我国“依法治善”的新时代。

胡国安认为,创造财富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智商与情商,分配财富则考验着一个人的智慧与德行。慈纳于心、善施于行,就是对国家、对事业、对家人发自内心的忠诚、热爱;就是让缺少爱的人,拥有更多的爱。

绿之韵,十五年。12大品牌公益项目、60000名爱心志愿者,6700万元爱心善款,公益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份,善行已经成为绿之韵人生命的一种习惯。

胡国安.jpg

慈善语录

我们这代人,从旧体制走向新体制,吃过苦,受过罪,最终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顺流而下,从深山老林奔涌进入大海。对于这个国家和社会而言,我一直心怀感恩,这是我创建绿之韵公益基金会并连续十多年坚持做慈善公益的首要因素。

慈纳于心,善施于行。公益责任,就是对国家、对事业、对家人发自内心的忠诚、热爱;就是让缺少爱的人,拥有更多的爱。将每一个笑脸、每一分温暖、每一份责任、每一声问候播散开去。

一个人,甚至一个企业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每个人的善举都是一滴希望的水珠,看见了,碰到了,力所能及地伸下手。有时我们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可能会给对方带来意想不到的希望。

创造财富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智商与情商,分配财富则考验着一个人的智慧与德行。公益,实质是社会财富的再分配,考量着一个人的花钱智慧与再创造的能力。永无止境的舍,便是永不枯竭的得。因为你舍得,社会给你的更多。

有什么能够比得上你为很多人的生命之树长青而有些许贡献时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呢?在那一刻,你会感受到自己才真正全方位领悟了什么是上善、什么是至德。

生活与事业每天都是崭新的,伴随着梦想,守望着未来,也许我们无法抵达“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至高境界,但是我们至少能够做到常怀一颗至善之心。

(原标题:胡国安谈慈善:让善行,成为绿之韵人的一种习惯)

(来源:绿之韵RESGREEN)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