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华儿慈会“农村幼儿教师成长训练营”圆满闭营
8月11日,由澳门基金会、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农村幼儿教师成长训练营”公益培训在四川省成都市圆满闭营。本次训练营为期一周,整合优质专家资源,设计丰富、实用的培训内容,采取“专题讲座”、“工作坊”、“园所观摩”等多种培训形式,对来自我国中西部地区17个省份的65位农村幼儿园园长或骨干教师提供了全方位、高水平的专业幼教培训课程。
全体学员合影
开营仪式上中华儿慈会秘书长助理卫中发言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秘书长助理卫中向专家代表颁发聘书
学员宣誓
切实解决农村幼儿园发展困境
本次培训根据农村幼儿园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由项目组专家团队精心设计培训课程,具体内容包括幼儿安全、绘本阅读、音乐游戏、品格教育、体育活动开展、食育营养、幼儿园环境创设与精细化管理、家园共育等九个领域,培训专家既有大学教授也有幼儿园园长、优秀一线教师,专家们通过自己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入浅出的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丰盛的知识盛宴。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王大伟教授为学员们讲授《幼儿安全教育》专题课程
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副主任夏婧为学员们讲授《品格成长绘本课程的梳理与工作坊》
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研究室张首文主任为学员讲授《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北京市第一幼儿园教保主任李新平老师为学员们讲授《巧妙利用 变废为宝》专题,帮助老师们因地制宜开展幼儿园环境创设
北京市第一幼儿园保教主任郭琛为学员们讲授《幼儿园一日生活组织与实施》专题
原兰州军区幼儿园园长李慧老师为大家讲授《幼儿园管理之我见》专题课程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女童保护项目讲师徐培红老师为学员们讲授《儿童防性侵》专题
来自北京小橡树幼儿园的许肖老师为学员们讲授《没有门槛的音乐活动》专题
来自安利公益基金会的张铮老师为学员们带来《学前儿童营养与食育》课程为更多优秀农村幼儿教师带去学习机会
有很多学员虽然身处远方无法参加线下培训,但是她们学习的热情丝毫没有消减。积极参与远程网络培训的幼儿园和NGO机构有几十家,数百名老师通过网络直播学习了专业幼教知识。
网络直播课程受到深处山区幼儿教师的广泛欢迎
启发式教学之园所观摩教学
在吸收了丰富的知识养分后,65位学员来到成都棠外实验幼儿园参观学习,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实际案例,和棠外幼儿园管理团队学习幼儿园管理经验。
培训学员向棠外幼儿园老师学习取经
学员们来到棠外幼儿园参观学习
培训学员纷纷表示,本次培训课程让他们收获满满,自己犹如一块干涸的海绵,一下子进入了知识的汪洋大海,吸取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学员们在培训开营仪式时庄严承诺:他们会化身一颗种子,带动自己所在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工作全面发展,开展二级培训,把所学知识传播给更多农村幼儿教师,、让更多留守幼儿获得优质学前教育!
培训学员感言
本次训练营直面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痛点,为农村幼儿教师提供了实用的培训课程,让她们在培训后回到工作岗位即可开展相关课程,解决本园面对的实际发展问题。起点工程项目组作为本次培训的实施方,会继续关注老师们在后续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架设农村幼师发展的快速通道,帮助更多农村幼儿教师提高业务能力,为生活在乡村的孩子们送去更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起点工程”是中华儿慈会的自主品牌项目,项目定位于0-6岁儿童早期教育领域,重点关注农村贫困地区的学龄前留守儿童。以民间的方式广泛动员海内外力量和社会资源,在农村贫困地区支持与建设幼儿园(班),从教学硬件配备升级和教师发展两大模块着手,通过早期阅读和安全教育等方式改善留守幼儿早期教育现状,为学龄前儿童创建安全卫生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获得自由多元化的发展。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简称:中华儿慈会)于2009年9月10日获国务院批准,2010年1月12日正式成立,属全国性公募基金会(2016年9月1日,被民政部授予具有公募资格的慈善组织),业务主管单位是民政部。中华儿慈会的宗旨是:以慈为怀,从善如流,呵护未来,促进和谐。中华儿慈会的理念是:募集社会资金,资助和促进民间公益慈善组织(NGO)的发展,对社会上无人监管抚养的孤儿、流浪儿童、辍学学生、问题少年和其他有特殊困难的少年儿童进行生存、医疗、心理、技能和成长救助。
(主办方供图)
(来源:中华善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