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义波:不屈不挠是一种生活态度

编辑:啸阳

崎岖不平的山路,他用双脚一步步走过;体弱多病的奶奶,他用孝心一日日奉养;贫穷闭塞的家乡,他用心血一点点改变。张义波,用一颗感恩之心,将苦难化为养分,滋养了自己也温暖了他人。张义波,这个普通的名字。名字背后,却有着不普通的故事。

张义波在当地政府举办的道德讲堂上作报告.jpg

张义波在当地政府举办的道德讲堂上作报告

背着奶奶上大学

1985年,张义波出生于宜昌市的大山深处。张义波自幼父母双亡,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家境十分贫寒。17岁爷爷去世,从此他那瘦弱的肩膀便完全担负起了家庭重担。

张义波没有被生活的苦难所击败,他坚持每月请假回家,帮奶奶干较重的农活。春天种地、夏天护田、秋天收割、冬天砍柴……一边学习一边务农的日子真地很艰辛,但家里已经没有任何经济收入,为了自己和奶奶的生活,他最终坚持了下来。通过奋发图强、努力学习,2007年,张义波考入了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

此刻,生活费却成了他沉重的负担。无奈之下,张义波在学校餐厅找了一份兼职,每个月只能赚一百元,这些钱是他全部的生活费。

好事多磨,2009年,奶奶病倒,生活无法自理。又要开学了,奶奶的生活没有人来照顾,是上学还是留在家?张义波做出了令所有人震惊的举动——背着奶奶上大学。

他为了照顾好奶奶,每天都要比别人少睡好几个小时,甚至有些时候都忙的不能睡觉。每天除了上课、打工之外,就是照顾奶奶。给奶奶洗脸、梳头、背奶奶到校园散步是张义波每天必做的事情。

在同学的眼中,奋发图强的张义波就像铁军人,大家有时候还会开玩笑说他是“一根筋。”

为了赚取自己和奶奶的生活费,张义波平时在学校餐厅、图书馆打工,周末站在烈日下发传单,一有零散时间就去建筑工地和超市做搬运工。张义波后来回忆道:“那时候我身兼数职,一个人同时打了八份工。但是为了奶奶,我必须这样做。”

张义波在给奶奶梳头.jpg

张义波在给奶奶梳头

必须要回到家乡去

2010年大学毕业后,张义波成为湖北经视的一名记者。因为上班很忙,还经常东奔西跑,完全没有时间照顾奶奶,他只好将奶奶送回家里,请邻居帮忙照看。

2011年,张义波做出了一个决定,一定要回到自己的家乡,一来是为了更好的照顾奶奶,二来是为了家乡事业的发展。当年,回乡的张义波就当选为村里的财经委员,名副其实的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

联营村是秭归县位置最偏远的村落之一,交通闭塞、土地贫瘠,没有自己的支柱产业。张义波为了改变自己家乡贫困的面貌,把自己的事业和乡亲们的幸福生活捆绑在一起,一心一意为了搞好家乡的产业,先后前往全国20多个地方,向著名的致富能人取经,并邀请农业专家实地察看指导。最后以发展核桃种植业为第一产业,开荒种果树在联营村就顺利的开展起来了,在资金困难和劳动力紧张时,他自行筹资,找亲戚朋友帮忙。于2013年成立了联营村核桃种植合作社。核桃树从种下到挂果需要好几年的时间,目前虽然还没有为村里带来直接的经济收入,但村里人都相信他的决定和举措是正确的。

反哺之义,是对乡亲的责任。张义波知道,如果没有邻里乡亲的关爱帮衬,没有学校老师的培养资助,他是不可能走到现在的。他心里坚信,乡亲们相信我,我就不能辜负了这份信任,帮助和带领乡亲们共同富起来是我应尽的责任。张义波说:“对于家乡,我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乡亲们心理都知道他不仅仅是一个孝顺的青年,还是一个不忘本感恩的使者,大家还都异口同声的说:“在张义波的带领下,我们村脱贫致富的生活就不会很远了!”

为了帮乡亲们寻找致富路,张义波经常跑到田间地头进行调查。.jpg

为了帮乡亲们寻找致富路,张义波经常跑到田间地头进行调查

山沟沟里做公益

张义波是山里面长大的娃子,明白乡村百姓缺的是教育和关爱。

五年时间里,他为百姓跑腿办事达2000多次,联系秭归县宜昌流动党支部党员和企业爱心人士资助村内的贫困学生和困难群众,帮扶慰问资金达7万余元。他发起成立了“阳光家教社”,多次联系中南民族大学等高校学生到村内为“留守”儿童辅导功课,组织学校2000多名优秀学生为2000多名农民工子女提供免费家教服务;组建“张义波志愿服务队”,在他的感召下3000多名志愿者活跃在屈乡大地,开展为留守儿童、孤寡老人、贫困群众和残疾人义务志愿服务。

在春天,张义波播下很多爱,到了秋天,屈乡大地就会收获很多的爱。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受恩不忘,知恩必报,这也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张义波用不屈不饶的生活态度挑战命运给他的坎坷,他将苦难化为养分,反哺相依为命的奶奶,进而服务社会。张义波像一面镜子,映射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诠释了新时代青年人善德光辉的一面。(图源网络)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