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诈骗丨年终岁尾电信诈骗也开始冲业绩了

编辑:柯林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的女博士饶源接到一通陌生电话,称其涉嫌洗钱。于是,在骗子的层层“引导”下,连续5天向对方汇款85万元,直到联系不上对方,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看了这则新闻,不少网友表示不能理解,为什么受过高等教育的博士,也会轻易上当受骗。事实上,骗子的套路很深,他们更多的是利用人们的心理弱点,跟受骗人的教育背景关系并不大。

诈骗.jpg

警方提示:到了岁末年初,诈骗分子进入了活跃期,准备利用岁末年初这段时间“冲业绩”,大家要提高防范意识,守紧自己的“钱袋子”。

不要掉以轻心,他们是一个团队的人在骗你。

骗子打出“七伤拳” 如何接招您看仔细

第一伤:移花接木 以补换手机卡为名盗刷银行卡

防诈骗01.jpg

警方介绍,这类电信诈骗的骗子,会事先盗取银行卡号、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个人信息,利用伪基站模拟客服号码向当事人发送假的短信,以补换手机卡为借口,骗取“确认补换手机卡”的验证码。当事人一旦回复验证码,手机的sim卡将被盗取。此后,当事人用于转账、支付的短信验证码就会被骗子所掌握,转移绑定银行卡内的钱财将不费吹灰之力。

第二伤:空手套白狼 朋友圈晒娃后砸钱刷票

防诈骗02.jpg

警方介绍,此类电信诈骗团伙,往往以“晒娃有奖”“集赞换折扣”等时下热门的微信朋友圈活动为招牌,利用红包、奖品等蝇头小利吸引当事人参加。一旦有人加入,电信诈骗团伙将化身能替人刷票、替人集赞的团队,一边控制着活动的排名,一边分批引诱当事人砸钱刷票,最终卷钱走人。

第三伤:心理战术 网络兼职先返佣金

防诈骗03.jpg

警方介绍,兼职诈骗本是已经快“过气”的电信诈骗形式,但有很多电信诈骗团伙“旧瓶装新酒”,与当事者展开心理战术。比如网店刷单、微信营销推广等,为取得信任,诈骗团伙第一次会给当事者返还少量佣金,待后续接单时再不断提高金额。同时,为打消当事人的疑虑,诈骗团伙还会制作“后台系统”“返款证据”等虚假截图发给当事者,使人越陷越深。

第四伤:宣传推广 冒充票务网站诈骗

防诈骗04.jpg

警方介绍,年终岁末会有一些演唱会、歌舞剧、音乐会等演出,诈骗团伙利用市民需要买票的心理,首先会进行一系列的虚假网络宣传推广,比如让假票务网站在搜索引擎中排名靠前等,增加知名度。一旦有热门的演出开票,诈骗团伙就能在坐收黄牛高价票的同时,还骗取市民的买票钱。事成之后,诈骗团伙关闭虚假票务网站,卷款逃跑。

第五伤:无中生有 骗取银行卡信息办贷款

防诈骗05_副本.jpg

警方介绍,诈骗团伙会先套取当事人的银行卡信息,如果卡里钱不多,他们就会转而利用盗取的银行卡信息登录手机银行APP或互联网借贷平台办理贷款,最终神不知鬼不觉地把用当事人名义办的贷款钱卷走。

第六伤:角色扮演 冒充打车软件客服骗信息

防诈骗06.jpg

警方介绍,年底市民忙着出行,会经常用到打车软件。骗子找准时机,在事先获知车主被软件封号的信息后,会冒充正规打车软件的客服致电车主,声称可以提供解禁账号的服务。在取得信任后,骗子会要求当事人下载同步软件,并按照他们提供的账号登录,上传或同步身份证、银行卡、手机验证码等个人信息,此后利用这些信息为所欲为。

第七伤:口蜜腹剑 “一元购”中奖骗人转钱

防诈骗07.jpg

警方介绍,“一元购”是时下比较流行的“抽奖式购物”,购买者可以通过购买多份来提高中奖几率。而骗子会以客服或“一元购”活动内部人员的名义接触当事人,骗取信任后,用“从内部抽奖”“百分百中奖”的谎言骗当事人为其转账,收取所谓的“手续费”“承诺金”等,随后便将当事人拉黑,或编造各种借口继续收费行骗。

陌生信息、链接不要理 遇到骗子坚决反击

警方提醒市民,临近年底和节假日,市民遇到陌生的短信、电话不要理会,遇到陌生的网络链接不要点开,身份证号、银行卡信息、手机验证码等不乱提供不乱填。最好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上安装安全软件,不要中木马病毒。最后,遇到电信诈骗的骗子,一定要坚决反击,及时报警。

新年将至,大家可要保管好自己的钱袋子哦!(图源网络)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