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君:国学可以带给我们什么?思想与先贤同行
当今社会节奏快得惊人,大多数人忙碌于接踵而来的事务,很少停下来想一想自己内心所求,或者如何能定位自身的存在价值,这也导致许多人内心空虚、难以产生幸福感,压力最大的上班族中抑郁症高发,与缺乏令自己幸福的能力不无关系。
先贤的所思所想,他们的人生际遇、悲欢离合,以及随之总结出的生活哲学及对生命的感悟,都能成为照亮我们思考道路的明灯,开阔我们的眼界,令我们看到更高格局的人生态度,使我们在独自求索的道路上免于孤独。
从小学习国学的孩子们尤其会受益良多——他们在人生观形成的初期,得到先贤智慧的熏陶和影响,在今后的人生中自然而然胸襟开阔、目光长远。儿童处在记忆力最佳的年龄段,也能更准确地将古圣先贤的经典装进大脑中,铭记于心。这种潜藏的智慧宝库,当他们面临人生抉择或处于迷茫之中,常能点亮灵感的光辉,教会他们什么是正确的道路,这是终其一生的滋养与哺育。
国学大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绝非妄言。死读书、读死书,那是迂腐之人自我设限的套子,不是国学本身。知行合一,格物穷理,经世致用,这才是国学的极致,也是真正学习国学的人,心中时刻不忘的学术追求。
从古至今,国学如同千年古树一般,枝繁叶茂,恒久不变。能静心抬头从国学的枝桠上,撷取零星一叶知识,归入自身的灵性与智慧之中,方能成就我们心中深通国学的君子。
所谓大儒,必当才华横溢、通古知今,立足于书本经典,却不困于先哲所见,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并不穷尽言辞搜索枯肠,出口成章、即席发挥也毫不为难,修国学者,并不仅仅是在修习学问,更是在修养性格,修炼人生。
当然,国学大师重德多过于才。文采秀逸、惊才绝艳,固然令人称羡,但仅凭超拔出群的才干,在国学领域,尚不足以被称为大师。所谓大师,必令众人心悦诚服,才德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