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文明 是这座城市矢志不渝的追求
[原标题:文明花开正当时——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当前的濮阳,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全城联动、全民参与,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城市正越变越美,越来越具有吸引力,文明之花在龙都大地绽放,一个崭新的濮阳正逐渐展示在世人面前!
创建文明城市实现城市梦想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是一座城市名片的争取之路,更是一座城市文明的思考之路、探寻之路和发展之路。濮阳人一直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16年来,濮阳相继荣获了“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等10多项国家级奖牌,唯独缺少全国文明城市这枚含金量最重的奖牌,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了龙都386万人民的共同企盼!
2011年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濮阳再次与之擦肩而过。濮阳与国家文明城市的距离有多远?从领导到市民,大家都说不清。“有过落榜的苦痛,才会倍加珍惜上榜的珍贵,也更能激励锲而不舍、万众一心的创建精神!”市委主要领导的感受,成了濮阳人不断砥砺奋发的共识与动力。
面对挫折,濮阳人没有犹豫、没有彷徨,而是奋起直追。三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高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提升全民的文化素质,按照测评体系抓好各项基础工作,离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标准越来越近。
4月19日,濮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隆重召开,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迅速行动,以志在必得的决心、敢于亮剑的气魄、百折不挠的毅力,全力以赴做好创建工作。这打响了我市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攻坚战的发令枪。
注重过程 创建始终“在路上”
为什么要创建文明城市?创建文明城市下那么大力,值不值?相信一些市民心中始终存在这样的疑问。对于这个话题,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者们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市委书记段喜中多次强调,创建文明城市是一场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生动实践,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就是一个提升城市形象、提升市民素质、促进濮阳经济发展的过程。要把群众路线贯穿到创建工作的全过程,把群众呼声作为创建工作的第一信号,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创建工作的重点,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创建成效的重要标准,努力把创建文明城市办成民生工程、群众满意工程。
市长赵瑞东表示,创建文明城市不是权宜之计,也不是应景之作,而是一个阶段性目标和长期性目标的统一。濮阳要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通过建设“富强、文明、平安、美丽”濮阳,把我们生活的城市打造成中西部地区“灵韵濮水、秀美龙都、活力智城、生态宜居”的现代复合型城市。
争创的过程,是一个城市文明提升的过程,拿奖牌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动力和鞭策。争创的内在动力绝不在于这块金字牌匾,而在于“创建文明城市”给市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正是基于这样的设想和前提,濮阳更注重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并通过创建让广大市民得到实惠―――
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抓起,从反映强烈的难点问题改起,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建设文明城市的强大动力。建立健全了民生问题收集、解决、督导督查机制,促进民生问题解决处理制度化。全年共收集各类民生问题3568项,办结2700项,建立台账率、交办率100%,反馈率92.1%,群众认可率93.5%。对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映强烈的公交车况差、乘车难问题,群众看病难,小区物业管理不规范等10项民生问题进行挂牌推进,9项已全部完成,广大居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通过持续开展“讲文明、守秩序、爱濮阳”主题实践活动,城市的交通更顺畅了,交通秩序更好了,广大市民争当文明交通引导志愿者,司机争当文明交通之星,文明出行在城区蔚然成风。
行政服务中心、出租车、公交车等各窗口服务行业和市场管理部门纷纷擦亮各自“窗口”,全身心投入到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
市市政园林管理局对全市道路、小街巷、绿化、路灯、市政广告、窨井等设施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综合整治。市食药监局对全市所有食品药品单位进行“拉网式”监督检查,确保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市住建局把建筑工地文明施工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施工现场环境卫生管理、建筑垃圾和扬尘处理,努力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细看今天的濮阳,道路宽敞、绿地优美、街道整洁,各项服务文明热情、购物氛围整洁舒适、市场环境安全放心,广场上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夜晚渐次闪亮的霓虹灯光彩夺目,市民精神风貌良好……处处让你感受到这座城市因创建而带来的强劲脉动。
夯实城市基础,促创建“水到渠成”
自2010年10月份以来,濮阳市以“一创双优”活动为动力,大力实施赶超发展战略,城乡经济快速发展,全社会呈现出团结和谐稳定、风清气正劲足的生动局面。在城市整体文明水平与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为濮阳城市发展的必须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三年来,通过不断创新思想观念,优化干部作风和发展环境,濮阳确立了“4321”发展战略,理出了“1234”工作思路,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通过制订完善重点工作台账管理和挂牌推进,领导干部分包重点项目,县区对手赛、挑战赛和跨区域晋位赛等60多项行之有效的机制、制度和办法,坚持每年五六月份组织市四大班子主要成员对各县区进行专题调研、现场办公,扎实开展三项重点工作集中攻坚行动和农业农村五项重点工作,激发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造了强大的人和优势。
坚持科学发展、赶超发展,城市发展实力不断增强。2013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绝大多数处于全省第一方阵,顺利实现了“二三五”赶超目标的前两个节点。在省政府2011、2012年度责任目标考核中,濮阳均获优秀单位第一名。最近濮阳又被评为“2013年度全省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评价先进省辖市”,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通报表彰。当前的濮阳,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为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实施中心城市综合提升工程、加快新区建设。完成城市路网改造工程,新建改建道路96条、188公里,打通18条“断头路”,实施5个主要路口转盘导流岛改造,基本实现了市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互联畅通。实施“以拆促建”,25个城中村、3大旧城片区、5个集贸市场改造扎实推进。全面启动了城市绿系、水系和亮化工程建设,新增绿地面积396万平方米,城区河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城市夜景和主干道景观亮点纷呈。数字化城管系统投入运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大幅提升。120平方公里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获省批复,45平方公里起步区建设掀起高潮。濮阳县城、清丰县城、濮东组团的功能进一步完善,与中心城区整合步伐加快,“一中心三组团”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为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树立了良好形象。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市民文明素质显著提升。近年来,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扎实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创建,“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等,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全省连续三年综合排名第一。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2012年,濮阳在127个城市中排名第28位;2013年,排名第25位。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有2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3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人被评为“全国优秀志愿者”,33人荣登“中国好人榜”。这些,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增添了内涵品质支撑。
社会综合治理水平明显提升,群众幸福感大幅增强。坚持把“满天星”技防体系作为民生工程强力推进,建成市、县、乡公安三级技防平台84个、社会平台1247个,探头总数达3万多个,实现市、县、乡村“三级平台、四级联网”。加强“三无小区”整治,新排查和反弹的108个小区全部达到“三有”标准。开展秋冬治安大巡防行动,全市刑事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18%、12%,盗窃、抢夺类警情同比分别下降18%、24%。我市2013年度人民群众公众安全感指数达92.28%,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的综合执法满意率达89.81%,双双在全省18个省辖市排名第一,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奠定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文明是面镜子,折射出的不仅是城市外在的景观,更是城市内在的便捷程度、舒适程度,以及城市管理与服务水平的高低。文明带来的是享受、是实惠,当越来越多的人亲身参与到文明创建中去时,这座城市离人们追求的文明目标就不远了……(图源网络)
(来源:濮阳市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