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录·民俗丨糌粑节:一场别开“生面”的狂欢
卓木齐,三江源通天河畔一个藏族传统古村落,是青海藏区最美的村庄之一。它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尕朵乡,海拔3700多米,属半农半牧村落,这个由藏式石砌碉楼群组成的古村落,于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之中。就是这样一个又偏又远又高的小山村,以其神秘的历史文化、神奇的糌粑节和传说,吸引了无数的人的目光。
卓木齐,意思是“人多而大的村庄”。这里是一处风水宝地,她四面环山,铜色的通天河从村旁环绕而过,村里,至今遗存有许多石砌碉楼,历经数百年而不衰。这里没有历史记载,只有口授相传。据说上溯至元朝,卓木齐就是一个商贸重镇,每年都会有许多远道而来的商人,在这里参加撒糌粑仪式,并从事商贸活动。
不知何年何月起,卓木齐村的糌粑节确定为每年藏历二月二十二日。糌粑是藏族的传统主食,藏族人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糌粑,卓木齐每逢春耕时节,村民们都会将“抛撒糌粑的习俗”作为一种传统的春耕祭祀活动来隆重操办。久而久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糌粑节”。节日当天,木齐藏族民众身着盛装,迎接一年一度的高原糌粑狂欢节。
糌粑节是玉树大地惟一的苯教文化祭祀活动的遗存,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与原创性。一年一度的祈福盛会,虽然不是人山人海,但狂欢至极,热闹非凡。藏族糌粑节与傣族泼水节、西班牙番茄节一样,是一种纯民间的农耕民俗活动,处处展现民风纯朴、原始热闹、欢乐祥和的景象。
在卓木齐村的格秀经堂里,供奉着一只神鸟。相传该神鸟是附近尕朵觉悟神山的管家,它的颈项上挂有一串钥匙,据说是开启尕朵觉悟神山财富、智慧、健康、福寿宝库的钥匙。糌粑狂欢节开始前,村民们将羊毛扎制而成的“白色神鸟”请进格秀经堂供奉,据说这个请神仪式已传承千年,祖祖辈辈为了祈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举行。
伴随着僧人念诵经文加持,“白色神鸟”在村民们高呼“拉加洛”(藏语,威武神灵,统御四方之意)声中,被高高抬起,朝向东南西北四方。阵阵浑厚的法号和法螺声响起,请神仪式由身着传统民族服装的年轻壮汉来操持。壮汉们扛着神鸟,与13位手持彩箭的男子和13位手捧糌粑酥油团的年轻女子一起,“白色神鸟”从格秀经堂中被缓缓迎出,卓木齐村民们开始争涌向“白色神鸟”周身,高高扬起手中的龙达(印有经文的卡片),再次高呼“拉加洛”,手持糌粑粉的藏族姑娘,用手轻轻捻起一撮,洒向周围的人们。一时间诵经和祈福的高呼声响彻天空。等诵完经文,撒完风马,便将请来的神鸟护送回格秀经堂里继续供奉。
随后,卓木齐开始“切”入“疯狂模式”,现场欢呼声、大笑声、祝福声如浪袭来,一把把白色的糌粑,在村民们相互追逐间“淋漓尽致”地抛洒开来。
在“糌粑节”这天,村民们会打破年幼之分、尊长之别,不论僧人还是平民,无论你是远道而来的贵宾、游客,还是卓木齐村的村民,都被纳入这场狂欢当中,当你的脸上、身上全是粉白一片的时候,你才能平安地站在一边,心满意足地欣赏别人的疯狂。
除此之外,糌粑节当天还要进行歌舞表演,从而制造出欢快热烈的气氛。同时请神诵经、祈祷祝福,是当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项目。
自古以来,卓木其村就一直传承着这一独特的民俗,卓木齐的村民认为,抛撒糌粑是一种吉祥的祈福活动,人们在抛撒的过程中,要喊出自己心头所有的祈望,如此,来年就会百事顺利,万事顺心。所以,当人们把你撒的面目全非的时候,没有人会埋怨,更没有人会生气。你被抛洒的糌粑越多你这一年越吉祥、越顺意。青年男女互相抛洒是祝福爱情甜蜜幸福;晚辈给长辈抛洒是祝福老人健康长寿;长辈给晚辈抛洒是祝福晚辈健康成长;给正在上学的学生抛洒是祝福孩子们学习进步;给经商的人抛洒是祝福生意兴隆......等所有的人释放完内心的祈福,“糌粑大战”才渐渐落下帷幕,卓木齐再次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