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资讯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非遗大数据平台在京上线

编辑:啸阳

[原标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非遗大数据平台在京上线]

大数据非遗01.jpg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平台” 发布仪式在京举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传承的“活态灵魂”,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对人类生存与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随着科技的不断提高与创新,如何利用互联网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当下人们不断探索和研究的主要课题。

11月29日下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希望联合会、永新华控股集团、永新华韵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发起,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指导,永新华韵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办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平台” 发布仪式在北京天乐园大戏院顺利举行。

大数据非遗02.jpg

表演环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平台是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保护、传承和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平台。平台将建立准入制度、备案体系,为非遗项目和传承人提供专业的非遗展示平台。此外,平台将推出防伪溯源体系“诚品宝”,通过该体系认证,加强文化版权保障,促进文化创意和非遗的多样性发展。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挑选对应非遗项目落位线下园区,打通O2O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运作体系。

发布仪式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通过视频表达了对本次大数据平台正式上线的祝贺。随后,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杜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永新华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永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周小璞等分别上台致辞。

杜越表示,非遗数字化保护和保存的重要性目前在各国都已得到高度重视。2005至2009年,我国进行第一次非遗普查,留下了文字、图片、音像等多种档案资料,搜集了一大批具有历史、科学、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和史料。通过数字化记录一个国家和地区非遗资源的全貌,已经成为科学、高效实现遗产保护与保存的重要手段。

李永军说,非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它不仅对研究人类文明演进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当前随着科技进步,很多非遗项目都远离我们的生活,流失现象非常严重。如何从大数据时代的视角对非遗进行研究和保护,就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而本次平台的上线,正是从大数据视角出发,实现“互联网+非遗”的活态传承。

据项目负责人罗勇介绍,目前,该平台已建立了非遗项目统一的分类标准和唯一的国际标识编码,搜集并整理了全球220万项语言版内容和超过3万项非遗项目,收录了3000余位传承人,范围覆盖105个国家和地区。

大数据非遗03.jpg

签约仪式现场

另外,在发布仪式上,永新华韵还分别和腾讯、京东、网易为代表的科技企业,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FESCO)为代表的教育组织和培训机构,以及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为代表的文化企业和机构签订了合作计划,并和河南民间文艺家协会为代表的文化组织机构达成了非遗保护计划。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欧敏行,腾讯副总裁钟翔平,京东集团副总裁胡胜利,网易集团副总裁柳晓刚,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王中,微慈善创始人胡锦萍,FESCO总经理郝杰,河南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王保才等来自科技、教育、文化领域的100余位嘉宾参加了本次上线仪式。

(来源:中国网)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