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灵武:非遗剪纸剪出最美“石榴红”

编辑:胡蝶

20d3623a-c078-4924-b5ed-cc70fa4caac1_zsite.jpg

非遗剪纸课堂。 王雨 摄

“过去的老人说石榴籽多,就是多子多福。现在56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团结,一起共同富裕,共同走向新的生活。”4月26日,宁夏银川灵武市丝绸剪纸非遗传承人赵卫娣告诉记者。

当天,非遗传承人赵卫娣在灵武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公园的非遗文化展示中心带领社区居民们学习剪纸。这天的课堂上,赵卫娣带来的剪纸图样与往常相比有点特殊。“大家看,这是石榴籽,今天跟着我的步骤学习,每个人都剪出一幅团结的石榴籽。”赵卫娣一边展示,一边准备开工。

6d0c9564-6c48-4507-9257-c4cc76292ce8_zsite.jpg

赵卫娣创作的56个民族剪纸长卷。 王雨 摄

在赵卫娣的带领下,大家一边热烈讨论着剪纸的技巧方法,一边小心实践。不一会儿,一张张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红石榴”剪纸作品在剪刀下诞生。大家相互欣赏着彼此的作品,脸上洋溢着快乐、美好的笑容。

据了解,在此前,赵卫娣用一把剪刀、一张张红纸剪出了一幅以“56个民族一家亲”为主题的剪纸长卷。剪纸长卷上,各民族的形象跃然纸上。

e72d6146-519a-4a14-bbba-9ed4aa4cf06b_zsite.jpg

老师与学员展示石榴剪纸作品。 王雨 摄

“这次创作56个民族剪纸长卷,花费40多天时间竣工。长卷主要展示56个民族独特的服饰风采和各民族特殊的风土人情,通过剪纸让大家了解民族团结知识,了解各民族不同的文化。”赵卫娣说,“我计划去更多社区与大家交流,让每个人学习非遗剪纸技艺的同时,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来源:中国新闻网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持续关注


善德网合作海报1.png

善德网合作海报2.png

编辑:胡   蝶

审核:万   顺

投稿、商务合作:微信zhsdw-no1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