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非遗”传人:坚守脱胎漆器髹饰技艺 守艺雕刻人生

编辑:胡蝶


图为许晓芳对半成品筷子进行加工。 孙宝宇 摄

29日,走入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南尖塔镇南甸村的一个僻静小院,映入眼帘的便是满园花草,雅致安宁。河北省级非遗项目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的传承人许晓芳的工作室就在这里。


图为许晓芳在工作台前对工艺品半成品进行打磨。 孙宝宇 摄

踏入工作室,一件件形状各异,色泽夺目的漆器摆放其中,漆器表面的花鸟栩栩如生,人物形态各异,轻轻一摇,清脆作响。

“我17岁拜北工先驱雕刻大师杨恩奇为师,后来又拜缑文林老师学习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作为传统工艺,脱胎漆器髹饰已有200多年历史。记得第一次看到这种漆器的时候,就被这种绚丽多彩的纹理深深吸引住了。”说话间,许晓芳还在细心地打磨着手中的漆器。


图为许晓芳工作室内,工艺品每一处细节都处理的十分精致。 孙宝宇 摄

“精巧叹加工,玲珑生万物……”吟诵着郭沫若为脱胎漆器谱写的诗句,许晓芳眼神中多了一份坚定。她说,脱胎漆器以造型新颖、漆面光泽明亮、制作精巧、内壁平滑而著称,与景德镇瓷器、北京景泰蓝并列为“中华三宝”。

从业30年的许晓芳,为了让手艺更加精湛,博采众家之长,设计创作的脱胎漆器无论从师承脉络、工艺技法到艺术风格,在传承了明清时期的宫廷艺术的同时,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我试着将雕刻、金漆镶嵌等多种艺术门类和脱胎漆器髹饰技艺进行创造性地跨界结合,让作品的技艺性、艺术性再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许晓芳说。


图为许晓芳为参观者介绍手工制品。 孙宝宇 摄

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发展,许晓芳先后成立、创办廊坊市珍艺工艺美术品有限公司、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的职业培训学校,将技艺传授给弟子,既解决了年轻人就业问题,又保证这些技艺后继有人。目前,许晓芳已教授学徒700余人,很多学徒还开办了自己的雕刻厂。

“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我有这样的责任,也有这样的使命把传统技艺传承下去。我希望多带一些徒弟,教他们更多的手艺,拓宽眼界,增长学识,更好地去传承这门技艺。”许晓芳说。


来源:中国新闻网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持续关注





善德网合作海报1.png
















善德网合作海报2.png

微信图片_20220621102419.jpg

编辑:胡   蝶

审核:万   顺

投稿、商务合作:微信zhsdw-no1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