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录·文学丨土族的“梁祝”:《拉仁布与吉门索》

编辑:问道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从古到今不知感动了多少人。为了真挚的爱情,不顾世俗偏见,冲破种种阻挠,甚至不惜为它献出生命,最终实践“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誓言——其实,这样的故事世间并不少见。土族民间长诗《拉仁布与吉门索》,就记载了一对青年男女为爱情而献身的感人故事。

吉门索是个土族姑娘,父母去世以后同哥哥、嫂嫂一起生活。拉仁布是个穷人,受雇于吉门索家,以放羊为生。吉门索美丽善良;拉仁布真诚勇敢。两人在放羊时相互了解,吉门索不顾拉仁布是个贫穷的长工,大胆表露自己的爱意,她唱道:

“牛儿留恋绿嫩草,

拉仁布把我牵在心;

羊儿紧跟不离群,

阿吾是我心中的人。


羊儿深情望滩中,

阿吾的心中情多深;

喜鹊盘窝在树顶,

相亲相爱多么热情。”

u=26168405,2043479839&fm=175&s=4A846D8C4A1213F59AA146E90300E092&w=640&h=494&img.JPEG

两人撮土为香,私定终生。这段爱情,本该收获美好的结果。但吉门索的哥哥是个财迷,一心想要将妹妹嫁给大财主,对她和拉仁布的爱情百般阻挠。吉门索坚持自己的选择,换来哥哥的打骂、嫂嫂的讥讽,被锁在家里不能出去。但即便不能相见,两个年轻人心中也只有多方,发誓绝不向压力屈服。

为了断绝吉门索的念想,她的哥哥心生毒计。晚上,他穿上吉门索的衣服,暗藏尖刀,将拉仁布约了出来,趁拉仁布不注意将其刺死。

拉仁布死后,庄子里的人按照习俗将其火化,但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尸体也没有烧着。吉门索听到消息,悲痛欲绝,挣扎着来到现场,她将自己的耳环、手镯等一一扔到火中,尸体还是烧不着。吉门索忽然醒悟,唱道:

“你不着来我知道,

盼我和你一块烧;

五尺身子舍给你,

一块烧到天荒和地老。”

唱完,她纵身跳入火中,大火立刻燃烧起来,两人同时化为灰烬。

狠心的哥哥,将他们的骨灰分别埋在沙河的两岸。三年后,两岸各自长出一棵合欢树,树枝跨越河水,相互勾连,宛如一对携手的热恋男女。

哥哥不死心,又将两棵树砍倒,劈成柴烧。当火点燃的时候,从烟囱里飞出一对美丽的鸳鸯,鸳鸯扑向狠毒的哥哥,啄瞎了他的双眼,然后比翼双飞,飞到了当年拉仁布和吉门索放牧的树林中。诗篇赞道:

生着要活在一起,

死着不愿两分离,

高山大河挡不住,

阴阳生死挡不着。

……

乌云消散天湛蓝,

辽阔草原真灿烂;

一对翔尼娃在飞翔,

自由自在多欢畅。

u=4142588551,4173269643&fm=175&s=6E22028E7A533AC06C8CA7A60300301F&w=640&h=374&img.JPEG

这部作品表达了土族人对黑暗封建社会的控诉,对自由和美好爱情的向往。它最初用口语创作并演唱,长期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在群众间相沿传袭,是土族群众最喜欢演唱的一首叙事情歌。全诗共分八个章节,演唱时一般以男女对唱为主要方式,曲调独特,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长诗完全用土语演唱,它源于土族地区,又生长和发展于土族地区,植根于土族传统文化之中,为当地土汉两族民众所喜闻乐见。故事中拉仁布、吉门索、哥哥、嫂子等主要人物性格特征鲜明,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独特的民族特色,为民族学、语言学和土族社会学研究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另外,《拉仁布与吉门索》所描述的故事反映了土族从游牧生产方式逐步转向农业生产方式的一个侧面,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2006年5月20日,《拉仁布与吉门索》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民间长诗的传承人大部分已相继辞世,50岁以下的中青年人基本都不会唱了,后继乏人,已到了急需抢救和保护的地步。(图源网络)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合作律师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网信网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尚一网乐视网欧洲华文传媒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

Copyright © 2019-2020 ShanDeChina.XI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善德网 版权所有

网站地址:湖南省天心区创谷产业园主楼三楼336-359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乡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102号国粹苑A座1层1067-1085房间 电话:010-67702399

网站备案:湘ICP备19021014号-1